俞敏洪。资料图

近日,在2018“学习力大会”上,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比如,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随后,俞敏洪致歉时解释说,自己想表达的是,一个国家女性的水平,就代表国家的水平,“女性素质高,母亲素质高,就能够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

经俞敏洪的辩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理,但反过来说,如果个体没有成功,难道也要怪罪女性?鲁迅说,“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在男女平权已经深入人心、妇女在事实上已经能顶半边天的时代,俞敏洪有关言论引起舆论轩然大波,甚至被揶揄是否要进军“女德教育”,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的女性逐步解放的历史。非但“缠足”等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女性通过抗争的社会运动,更是促成了女性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比如近代中国的女权先驱秋瑾等人,曾发起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该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成立妇女联合会的主张。与此同时,男性中的一些富有性别平等意识的人也在为此努力。

女性解放,是历史潮流;妇女事业的发展,是历史事实。上述有关言论,自然被视为“旧”的意识又沉渣泛起。那么,男性和女性不平等的根源又在何处呢?

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女性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与历史文化有关系,甚至一些符号上的表述也是如此,如“他们”可以代替男性和女性,但“她们”却无法代替。第二,女性和男性因社会分工所致,正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长期以来,男女之所以不平等,不是‘心理’‘生理’上的原因,中心关系,还在经济”,这就导致在“资源意味着权力”的层面上,女性被处在了低位。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智力型劳动的增强和观念的转变,女性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在当今社会,如果有人还坚持女性应该回到家庭中相夫教子,乃至“三从四德”,一定会会让人恍如隔世。这种时不时还会冒尖的“男权病”固然不值一哂,俞敏洪上述言论对性别意识认知存在的偏差也显而易见,但应该如何从根源上进行“治疗”?

笔者认为,“男权思想”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平权思维”。平权不仅仅意味着男女在地位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弱势优先”的原则,从制度上保证公平与公正,尤其在就业和教育上赋权于女性,从制度上到思维上彻底告别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状况。这才是现代社会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性》作者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因为改变而软弱,因为改变而强大。”女性可以改变,但我们千万别忘了女性还处在文化与结构之中,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剔除的“男尊女卑”思想,更要在制度上赋予女性更多的主体性地位和实质性权利。只有这般,才能让“平权”改变“男权”,“新东方”也才不至于沦落为“旧东方”。

文丨刘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