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不是很眼熟?(說好的一天一個蘋果醫生遠離我呢!)

  沒錯,就是胡蘿蔔!“在戰爭之前,只有驢子才喫胡蘿蔔”這是英國電臺廣播員曾開的小玩笑。1939年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宣戰。第二天,英國就迅速成立了食品部,負責戰時的食品供應。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儘管英國人處理食材的能力一直飽受質疑,但他們對戰時食品物資的重視,無疑具有先見之明。1940年1月,英國開始實行食物配給制度,家庭主婦們帶着糧票本在食品店前排起了長龍。

  著名的英國黑暗料理--仰望星空派

  胡蘿蔔在二戰以前的地位確實不高,雖然大量種植,但主要用來餵養牲畜。戰爭爆發後,產量充足又廉價的胡蘿蔔成爲理想的食物來源。可是,誰願意和牲畜共享飼料呢?爲了扭轉大衆觀念,英國政府決定在胡蘿蔔的營養價值上做文章。

  夜視至關生死!一起補充維他命A吧~

  爲了應對空襲,英國政府經常進行大範圍燈火管制,一片漆黑的城市害得德軍飛行員找不着北。而英國皇家空軍則藉助祕密研發的新型雷達,在黑暗中對德軍戰機實施精確打擊。戰績最突出的飛行員,在黑夜中整整擊落了19架敵機。這種神奇現象自然引起了人們的疑心,爲保護軍事機密不致外泄,英軍對媒體宣稱,這些士兵都喫了大量胡蘿蔔,才能保證絕佳的夜間視力。

  胡蘿蔔幫助英國打贏二戰?

  然而這還不夠,隨着戰事持續,食物匱乏越來越嚴重。1941年,食品部提出了“挖出勝利”的口號,號召人民開墾自家花園來種菜,以實現自給自足。

  當時的小孩在啃胡蘿蔔“冰棒”

  食品部的努力沒有白費,人們種植胡蘿蔔的熱情進一步高漲,到了1942年,胡蘿蔔產量甚至出現了10萬噸的剩餘。如何把單調的胡蘿蔔喫出花樣來呢?政府舉辦了胡蘿蔔比賽,讓民衆發揮創意,在簡陋的廚房中旋轉騰挪,炮製出各種各樣的胡蘿蔔食品,例如胡蘿蔔汁、胡蘿蔔醬、胡蘿蔔派等等。此外,由於糖的匱乏,人們也開始將略帶甜味的胡蘿蔔做成糕點,胡蘿蔔蛋糕、胡蘿蔔餅乾和胡蘿蔔布丁都曾風行一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