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烈鸟与丹顶鹤为邻,星湖湿地过冬,一南一北,谁更受欢迎?

一到冬天,南方人向往大雪纷飞,北方人则想着南方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北方动物为了保持体温,要么冬眠,要么南迁。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即是南迁候鸟极为重要的中途补给站。这里有山有水,食物丰美,仙鹤起舞,天地和谐。

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在七星岩景区西侧,六百多公顷湖面上凸出十几个小型岛屿。各各式各样的桥连起小岛,每登陆一处新岛,画风也陡转。唯独湖心鸟岛没有设桥,也不让航拍,前往那里需乘坐十分钟画舫。

湿地公园比想象热闹。大鸟、中鸟、小鸟,或安静、或吵闹、或翩翩起舞、或编队翱翔。今天来打鸟的摄影师也不少,一年一度的观鸟节前后,总有几只摄影军团把最佳拍摄点挤得满满当当。

仙鹤飞舞的地方,仙人还会远么?穿过曲桥、清风亭,第一个岛叫做“观佛岛”。迎面一尊仙女雕像矗立湖中,她的指尖捻着一束稻禾,面色凝重,朝向东方。她是庇佑湿地的水神——禾花仙女。整个湖泊也因仙子之名,被爱称“仙女湖”。

相传,很久以前湿地周边全是稻田,收成时好时坏。民以食为天,时常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某年,岭南大旱,禾苗来不及灌溉,渐渐枯蔫。一名农家女子眼看着村人又要饿肚子了,便扔下待哺孩子,把自己乳汁洒向稻田。乳汁不够,挤到最后已渗出血水,然而她浑然不顾……最终,奇迹出现,禾苗抽穗扬花,结出白、红两色稻穗。乡亲们得救了,女子却化成了一尊石像。

与禾花仙女对应的是含丹卧佛。顺着她的背影向西眺望,湖中呈现卧佛的轮廓。仰面,头冲北,脚抵南。卧佛其实是七星岩的一个侧面,从这个角度观望最形象。传说他是禾花仙女生前的丈夫,后出家遁入空门,修成正果,化作一尊卧佛,与仙子一起守护这片湿地。每年秋分前后,太阳西沉,刚好落入卧佛的嘴,前后短短十来分钟的景色即是著名的“卧佛含丹”。

伴着两个传说,再来欣赏星湖,完全转换了心境。再登陆灵芝岛,对岛上的生灵多了敬畏之心。由此观望瑶玉岛、云起岛、藏珠岛、招鸟岛、狮头岩,视野极佳,三步一景。

落羽杉

穿过鹊桥,来到狮头岩,光线顿时暗了下来。岛上奇花异树丰茂,遮住了阳光。诸多小岛中狮头岩块头最大,植被色彩斑斓,样貌奇特。

而更奇的是这里有个天然溶洞,名曰:“出米洞”。86版《西游记》曾在此取景。洞里供奉周氏财神。相传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难,靠洞中小穴每日流出白米充饥。

狮头岩有船舶码头,由此前往鸟岛。

湖上泛舟恐怕是游湿地公园最惬意的事情。此时两舷都是移动的风景。由此回味肇庆八景之首——星岩烟雨。每年春夏之交,泛舟湖面,遥望七星岩层峦叠翠,雾气缭绕,烟雨迷漫,宛似蓬莱仙境……

另七景:鼎湖幽胜、牌坊夜韵、宋城揽古、峡砚清风、江堤塔影、江楼浩气、梅庵香雪

终于登上了鸟岛,这里有潮水一般的喧嚣。走近一看,是一大群火烈鸟。本以为它们只喜欢非洲,却在广东安了家。

湿地是生物多元性的发源地,为迁徙的鸟类提供了生产力。中国境内的五条候鸟迁徙路线中,两条途经广东。而三条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中,也有两条经过广东。星湖这一大片湿地就像候鸟迁徙的十字路口。

火烈鸟瘦高,仰起头也有一米八,总在忙着进食、一点也不想讨好游人,自带高冷气质,有“宫廷美女”之誉。它的邻居是丹顶鹤,平日双宿双飞,遥不可及,如今一副酒足饭饱懒洋洋的样子,肯定被肇庆的温暖宠坏了。

夜鹭、白鹭、苍鹭、池鹭、牛背鹭,外观看着差不多,习性却大不相同,把它们放在一起,一一辨认,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鸟岛知识太量庞大,挨个走下去,如同读一本大百科全书。

乘船再回到仙果亭天色已晚,游览整个湿地公园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最后一个环节还是忍不住在石桥上飞起了无人机,记录下冬日飞鸟视角的星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