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傾夏總會對身邊每一個正在談戀愛的朋友發出忠告:“如果有一個人爲你追到了火車站,不管你們面臨的是什麼,一定要多給彼此一些時間,哪怕是一分鐘。”

你們相信嗎?一生中有些人的出現,真的只是在你生活的某個片段需要他(她),等他配合你演完一些故事退場之後就再也不會出現了。

具體是哪一年的哪一天,傾夏真記不住了。但她一直記得,廣播響起的時候,她剛好拿着票找到自己的位置。她猜到夏之航會追來,她甚至想到了他被工作人員擋在進站口時無奈的表情,卻就是沒想到他會利用廣播昭告全天下一般,宣佈他們的愛情在這裏暫停了。

“顧傾夏,如果今後有一天再相遇,誰都不要上前,我們就看看誰會先轉身。”那天,夏之航的聲音裏沒有平時傾夏迷戀的溫柔和寵溺,是不解,是無助,甚至還有憤怒。

夏之航經常問顧傾夏:“你到底喜歡我什麼?”,“聲音啊”,顧傾夏的回答不加思索,但卻沒有一次敢面向他。其實顧之航每次都想繼續追問:“僅僅就是聲音?”傾夏刻意的閃躲讓他欲言又止。

“那麼多人喜歡你,我是靠什麼引起你注意的”,顧傾夏問過夏之航兩次。每一次的回答夏之航總是會猶豫很長時間,“背影。”其實他更想說:就是因爲那麼多人喜歡自己,而傾夏似乎對自己不感興趣。

顧傾夏明白是自己的放棄和退讓惹惱了他。那個時候的顧傾夏還不懂珍惜的真正含義,也無法理解錯過以後的悔不當初。她只知道由着自己的性子,“喜歡你的人那麼多,我無法每天跟她們鬥智鬥勇”,這是傾夏決定要走時留給夏之航的話。

那趟列車沒有電影裏各種原因滯留,夏之航沒有追上來,顧傾夏也沒有下車。鄰座的大爺遞給傾夏一包帶着薄荷香味的紙巾,說:“姑娘,有些再見真的是一輩子再也不見。”說完之後的大爺將頭轉向窗外,寫滿故事的眼睛裏滿是回憶的失落。

那時的顧傾夏當然不會重視這句話,她望着車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像極了心裏奔騰着的憂傷,明明是自己決定放棄的,爲什麼有那麼多濃郁的壓抑?

從那以後,顧傾夏每次坐車都會選擇靠窗,都不想說話。好像不管在哪一趟列車上都有遺憾和離別的情愫慢慢滋生。

顧傾夏對下一次再見一直抱着希望,她覺得先轉身的一定是夏之航。

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時間越來越長,斷了所有的聯繫方式,他們之間好像真的從未認識過一樣,顧傾夏開始慢慢意識到可能這輩子真的遇不到了。都已經來不及了。她失去了一個在現在看來確實是真真切切愛她的人。

總是要在失去過後才懂得珍惜,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總要把最重要的失去後才理解珍惜的含義。夏之航成了顧傾夏一直解不開的結,如果真的可以在遇見,她肯定會義無反顧的衝上前。

顧傾夏後悔了,她埋怨自己當初的離開,也恨自己爲什麼不在車站多停留一分鐘。其實後悔就是成長和經歷過後的一種期望,只不過那種期望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

當時的顧傾夏肯定不會想到這一別會是8年,當時的夏之航肯定也沒有料到他們之間再相見都已是爲人妻爲人夫。

遇見的時候,顧傾夏沒有了當年一定要衝上前的決然。確實太久了,久到對方的模樣已經在腦海中開始模糊,久到各自的身邊都站了不同的人。後來的他們,再遇見的時候真的誰都沒有上前,甚至連相視一笑都沒有。

在不懂珍惜的時候遇見,把最應該珍惜的人用來領悟成長,不僅僅是愛情,親情友情都是如此。如果可能,我們不需要經歷就能懂得珍惜的含義,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遺憾?先懂得珍惜,再去愛一個人,是不是最重要最在乎的那個人就會一直留在身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