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至9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5.32萬人

▲7月17日,荷塘區“產業項目建設年”園區企業招聘會現場。(資料圖)

“如果不是政府組織招聘會,我可能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日前,失業半年的下崗職工王建國,接過了石峯區一家新材料企業的聘用合同書,再次端上了就業“飯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我市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就業創業指標總體穩中向好、目標任務基本提前超額完成。

1至9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5.3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4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0.55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三季度末爲2.83%,“零就業家庭”實現100%動態清零。

就業援助把崗位送到羣衆身邊。

今年以來,我市舉辦“春風行動”等系列大型專場招聘會20餘場,爲農村轉移勞動力、高校畢業生、清水塘下崗職工等羣體提供崗位3萬餘個。全市開發3500餘個公益性崗位,發放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社保補貼3200餘萬元。下崗職工王建國的就業喜悅,如今也在越來越多的就業困難者臉上幸福綻放。

大衆創業讓越來越多人當上“小老闆”。

我市發出創業資金扶持“大禮包”:對符合條件的在株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每年8000元、連續3年的資金扶持;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提高貸款額度、擴大覆蓋範圍、降低貸款門檻。今年以來,已扶持200餘名大學生微創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4億元,帶動就業0.49萬人。

大學生張益銘就是創業扶持政策受益者之一。他創立的一家老年人看護服務公司,不僅能爲老年人提供醫院陪護、居家陪護等服務,還能爲護工以及未就業護士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這些政策很實在,爲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實質性幫助。”他說。

就業扶貧讓衆多貧困戶端上“金飯碗”。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5+2+2”的就業扶貧政策大禮包。“5”即:貧困勞動力可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交通補貼、創業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兩個“2”即:就業扶貧愛心培訓機構和中介組織可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和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就業扶貧愛心企業和用人單位可享受社保補貼、一次性崗位補貼。

這個大禮包,不僅讓茶陵縣嚴塘鎮村民王娟華有了一技之長,還燃起了她靠技能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希望。她免費參加了“鄉村麪點師”培訓班後,在鎮上開了一家包子鋪,平均每天營業額達1200多元。

“以培訓爲基礎、就業爲方向、增收脫貧爲目標,我們將農村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與就業相結合,開展了以種植養殖、電器維修、餐飲烹調等數十個工種的技能培訓,主要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爲培訓對象。”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我市免費培訓貧困勞動力1700餘人,達成就業協議1000餘人,實現了全市有培訓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全覆蓋。

同時,我市還選取了20家愛心企業,每季度面向貧困勞動力提供50至100個就業崗位,實現了貧困人口和用人單位的無縫對接。

就業穩,收入穩,消費穩,經濟的底盤也就穩。搭乘行穩致遠航船,株洲百姓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株洲日報記者 劉芳 通訊員 顏小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