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一個人成長了,通常意義上不是指他長高了,或者年齡長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層面更加成熟了。

成長,意味着—個人的思想更加豐富、心靈更加充實、能力不斷增加、經驗日益豐富、意志更加堅強、個性更加圓潤。

停止成長,則意味着一個人停止了對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樹的樹枝不再伸向天空,沒有了觸摸藍天的渴望,就算活着,也沒有了夢想和激情。

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時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長。

成功是什麼?按照世俗的定義,當一個人在社會上取得了財富、名譽和地位時,我們就說這個人成功了。但事實上,這一成功的定義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爲從本質上講,成功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一個人成長的自然結果。成功不是某種靜態的東西,可以任人平白地“拿來”,因爲凡是唾手可得的東西也極有可能隨時失去;成功是一種成長,而成長源自一個人的內心,得到了就是永恆。

人們在看待成功時,通常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只看成功本身,而不去探索如何成功的路徑。成功是怎麼來的?是通過自身艱苦卓絕的努力得到的?還是通過權錢交易的陰謀得到的?如果一個人得到的財富、名譽和地位不是通過自身不斷的完善和光明磊落的努力得到的,那他所謂的成功就是令人鄙視的,這種成功也和成長毫無關係。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和成長相連的,是通過不斷努力而取得的,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成功會比較長久。

成長是一個人不斷取得成功的加油站。如果一個人繼承了一筆遺產、中了一份彩票,或者因爲考試猜對題目而得到了一次高分,這不叫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因爲它與成長無關,不可複製,存在極大的偶然性。

試想,如果此人想要再繼承一份遺產,再中一次彩票,或者再猜對一次題目,還會那麼容易嗎?但相反,如果一個人勤奮工作、努力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麼他的成功就的是一路成長必然結果,未來更多的成功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複製。所以,持續不斷的成功必然和成長相關。當我們談論一個人成功的故事時,其實就是在談論他不斷成長的過程。並非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值得尊敬,除非他有一個令人感動的成長過程。

只追求成長,不追求成功,讓成功成爲成長的必然結果——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確的道路。

所謂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其實表達的也是同樣的意思:耕耘是不斷的成長,收穫是必然的結果;如果我們只嚮往結果,人生必然拔苗助長,最後枯萎而死。

我們都見過飛舞的蝴蝶,在展翅飛翔的一刻,她是如此美麗,但請別忘了,在美麗的背後,她曾經有過毛毛蟲笨拙的爬行、蛹化成蝶的辛勞和痛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