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汀山裏這種硬殼果子成熟啦,你喫過嗎?

俗話說:靠山喫山。野果是大自然賜予許多人童年的美味。記得這個時節有一種類似小板慄的硬殼野果,家鄉人叫圓子,讓人回味!

深秋時節,成熟的黑亮的圓子會自然落地。圓子可以生喫,越嚼越甜,將它炒熟厚,嚼勁硬實,口感香甜還耐飢。

小時候每當圓子成熟時節,心中就充滿期待,纏着媽媽帶我上山撿圓子。記得每到霜降後,村裏三五人一起,手拿布袋或挑着個藤籮進山撿圓子。上山的路崎嶇不平,一眼望不到邊,來到山中便沒有路了,我們一手拿着東西,一手抓着邊上的藤蔓或小樹幹,一步步地向大山深處進發。

山風搖樹枝,圓子"叭叭跌"。圓子在成熟的時候,包裹圓子帶刺的殼就會裂開,山風吹着樹林沙沙作響,一粒粒圓子包裹着外殼從很高的圓子樹上掉落地面,有些藏在殘枝落葉下,有些滾落在低窪處。

圓子一斤大概200個,撿一斤至少要彎腰三四十次,撿時用樹杈或手耙。撿圓子並不容易,圓子殼的刺一不小心就刺到手指上,斜坡處踩在光滑的樹葉上或鬆動的小石塊一不留神就可能人仰馬翻,還時不時要防着從樹上落下帶刺的圓子砸在身上,砸在背部特別疼。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只想着能飽餐一頓,真顧不上那麼多了。圓子從開始成熟到被村民們撿完將持續個把月,秋收冬藏,圓子也是山裏小動物們過冬的儲備口糧。

撿回來的圓子倒入大腳盆,簡單水洗去雜質後就下鍋煮了,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差不多熟透時,加柴火不停的翻炒收幹水分,直到圓子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就可以了。炒熟的圓子塞滿各個褲袋,在手裏抓上一把,大半天就不寂寞了。滑溜的圓子用嘴咬開,硬殼裏面是晶瑩如珠的果肉,每每喫到舌頭痛都停不下來。偶爾拿圓子還能從小夥伴那交換點別的東西回來.......

除了圓子,山裏還有很多美味的野果,光陰荏苒,它們成爲大山深處家的味道,而這些記憶中的美味,能否讓你再次走進大山呢?

是時候上山撿圓子啦~

帶個袋子,翻遍老家各大山頭

▼喜歡我就置頂我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