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山鄉梁公林村地處曲阜城東12公里的防山之陰,位於327國道南、兗石鐵路以北,東與徐家村接壤,西與陶東,南與防後相連,北與泗水縣夏李莊、楚夏寺等村隔泗河相望。全村耕地面積87.6公頃,共有362戶,1284人。

該村原名“斜溝村”,曾改名爲郭家村,因緊靠孔子父母、兄的墓葬地,而得名梁公林。

梁公林系孔子父叔梁紇、母親顏徵在、兄孟皮的墓地。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封孔子父爲齊國公,又稱梁公,故名梁公林。元至順元年(1330年)追封孔子父爲啓聖王,故又名啓聖王林。孔子3歲,其父卒,葬於防山之陰,24歲其母卒,孔子遂將父母合葬於此。

金明昌五年(1194年)51代衍聖公孔元措始立墓碑、石儀、神道碑等。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孔子56代孫子孔希範加以修茸,併爲孟皮墓立碑,碑文爲“聖兄孟皮墓”。清康熙十年(1671年)大規模增建享殿、林門、林垣等。林地總面積63畝,植柏檜、楷、槲各種樹株467棵,周圍牆垣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43.4米,林前神道南北長177.9米,寬42.3米。街兩旁各有古柏49株。大門3間,4柱3梁,6扇大門,窗欞式建築,全系硃紅油漆,在四柱的頂端,上荷雕花頂,中間橫匾上雕“啓聖王林”4個大字。清乾隆時,門前細雕石獅一對,大門直通享殿,兩側設有石雕望柱,文豹、角端、翁仲等各一對。北行爲享殿五間,深3間,爲乾隆三年(1738年)重修,前廈後座6梁18柱,四周飛檐,挑角四伸、上覆綠硫璃瓦,享殿兩端各有掖門樓一座。孔子父母合葬處內院中間,墓前有石碑,石供桌,石香爐、石瓶等物。園內還有更衣亭,神櫥等建築遺址。衍聖公府設奉祀生於每年清明和農曆十月十五日進行祭掃。林牆和林道兩側柏樹及林門兩旁柏樹共119棵,皆毀於“文革”中。1981年,主管部門撥付專款進行修茸,並在林道兩旁植柏樹和楊樹。現梁公林內屬國家重點保護一級古樹木40餘株,二級古柏60餘株,其他樹木500餘棵。1992年6月20日,梁公林墓羣被公佈爲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設立“梁公林保護牌”明顯標誌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