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 丁觀鵬、郎世寧、唐岱、陳枚、孫祜、沈源合繪 弘曆雪景行樂圖軸(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乾隆皇帝上方懸掛着一對料絲花鳥圖四方燈。清晚期 慶成燈 徑三六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2.欄杆燈。

每當正月十五,人們最期待的莫過於元宵節的花燈會。在清朝,紫禁城中的元宵燈會可不僅僅是熱鬧,花樣更是繁多,不信你就來看看!

清 丁觀鵬 太簇始和圖軸(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朝紫禁城裏的燈火會,絕不僅僅是看花燈那麼簡單,它是清朝宮廷過年中的重頭戲之一,包括燈戲和火戲:燈戲就是皇帝本人邀請後宮嬪妃、皇親貴胄、大臣使臣們一同參加的盛大活動,由伶人手持各式彩燈演出指定的戲目,場面十分盛大;火戲則是在將焰火放在南苑、西苑、圓明園等地,在年節時配合表演的活動。

清乾隆 緙絲御製歷年上元燈詞冊識語卷 故宮博物院藏

在這場盛大的燈火會上,光是花燈就有很多種,其中這6種花燈最有名:1.慶成燈

慶成燈是清朝皇帝在年節時分用來供奉先皇、先後的宮燈。每年的正月,清朝的皇帝們都要親自到太廟、奉先殿等地內祭祀自己的先祖,並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在紫禁城裏懸掛慶成燈,表達自己對祖先的深刻思想,元宵節之後將這些慶成燈撤下,收入庫房。

清晚期 慶成燈 徑三六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2.欄杆燈

欄杆燈,顧名思義,是清宮裏放在石欄杆上的宮燈。欄杆燈一般由外面的圓形燈套和燈身組成,圓套一般是用布料編織而成,分爲三截,燈身則爲六角形,這種宮燈一般用於年節、大婚等清朝的重要場合。

乾清宮御路兩側的欄杆燈舊影 攝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清 慶寬 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3.球燈

球燈的形狀爲球型,一般由寶蓋、燈身和燈穗部分組成,數量繁多,材質多樣,一般被掛在皇宮建築的屋檐、迴廊或門外,有如璀璨的星辰。

清 角質萬年吉祥字球式掛燈 故宮博物院藏

清 明角球燈 故宮博物院藏4.葫蘆燈

在漢語中,葫蘆的諧音是“福祿”,因此它自古就被人們視爲寓意吉祥的瓜果。人們經常藉助它的形象爲藍本製作物品,以祈求福祿康寧,葫蘆燈就是其中之一。在故宮收藏的《弘曆元宵行樂圖》中,就有一對做工精美的葫蘆燈。這種燈除了經常在年節時被掛在宮中外,也經常在用於其他節日和宮廷的陳設中。

清 畫琺琅玻璃大吉葫蘆式掛燈 故宮博物院藏5.魚燈

由於“魚”和“餘”同音,因此人們將魚視爲吉祥的象徵。清宮中也有不少魚燈,這些寓意吉祥、做工巧妙的宮燈被掛在宮中,有年年有餘、魚躍龍門之意。6.四方燈

四角形的四方燈,是清宮過年常用的宮燈之一,燈扇的材質有料絲、玻璃、刺繡、緙絲、絹畫等,工匠們在上面繪製出花鳥、人物、山水、博古等圖案,頗爲文雅。

清人繪 弘曆歲朝行樂圖軸 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圖中的皇子(孫)手中持握着紅魚竹竿燈

清 丁觀鵬、郎世寧、唐岱、陳枚、孫祜、沈源合繪 弘曆雪景行樂圖軸(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乾隆皇帝上方懸掛着一對料絲花鳥圖四方燈

清朝的宮廷花燈如此多樣,真是令人眼花繚亂。其實不論是熱鬧的皇家花燈會,還是形式多樣的宮燈,都是清朝皇帝們用來維繫統治的工具而已。正月十五的宮廷燈會,藩國的使臣們也將列席,這場華麗的燈會也將向他們展現天家威儀,令藩國臣服,這也是這場盛大燈火背後的另一重玄機。內容整編自:趙贏贏《宮苑花燈徹夜張 春宵寧爲賞燈華 清代宮廷過年用燈》,《紫禁城》2019年1月號。感謝《紫禁城》及作者提供資料,如有疑問請私信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