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回到老家東土大唐,面對大哥李世民的詢問,唐僧當年外出前的意氣風華,蕩然不存,他拿出討來的三分之一的工資,說老闆如來太縱容,罵財務阿難迦葉不地道。然而,無怨無悔的唐僧,在薪資一事上,遭到了靈山財務阿難迦葉的刁難,他的工資,本該是大乘佛經,最後卻是無字真經。

文/西遊言己

唐僧在外漂泊打工十四年,終於要回家了,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

連在靈山多天一天都不願意,帶上經書,趕緊回家。

一一相辭,下山奔路。——《西遊記》第九十八回

辭別了佛祖菩薩,不是用走路的方式,而是奔跑着前進,可見唐僧真的思鄉心切,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東土大唐。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這種浪漫到骨子裏的情懷,西晉喫貨張翰的蓴鱸之思,最能體現。

所以,別看唐僧西去靈山拜佛求經,是內定的佛門中人,得到一個佛門正果,不成問題。以後與凡人有別,超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但是,唐僧始終記得,自己的老家在東土大唐。

打工者,衣錦還鄉!

不管怎麼說,都要回去看一看家鄉父老。

那也就能理解,他的歸鄉,是何等的刻不容緩。

在外打工,最不想遇到的事情,就是老闆拖欠工資,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希望能夠有所收穫,拿到自己應得的那一份血汗錢。

工資如實足額髮,回家的路上,纔會笑盈盈,樂開花。

樸實的勞動者,不怨天怨地,他們的笑臉,是城市裏早晨的野花,晚間的餘霞,能夠勾起人們內心裏最動人的心絃。

然而,無怨無悔的唐僧,在薪資一事上,遭到了靈山財務阿難迦葉的刁難,他的工資,本該是大乘佛經,最後卻是無字真經。

爲此,老闆如來還站在財務那邊,強詞奪理!

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衆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西遊記》第九十八回

任憑舌燦蓮花,誇出天際,沒有字,都只能算是一張空頭支票,有個卵用?

拖欠工資,就得維權。

幸好唐僧沒走出靈山地界,靈山的退休老領導燃燈佛祖,先把這件事情挑破,不然再跑一段路,出了靈山的管轄範圍,恐怕唐僧會百口莫辯,畢竟敵不過“離櫃概不負責”的強盜邏輯。

有了燃燈佛祖的提醒,孫悟空纔敢去靈山,找老闆要個說法。

行者早已知之,對唐僧道:“師父,不消說了,這就是阿儺、伽葉那廝,問我要人事沒有,故將此白紙本子與我們來了。快回去告在如來之前,問他掯財作弊之罪。”——《西遊記》第九十八回

對於唐僧的討薪,如來打了個馬虎眼,各種推三阻四,反正最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看在前任燃燈佛祖的面上,答應給唐僧補發工資。

如果孫悟空不鬧,老領導燃燈不出面,半路折回去的唐僧,能如願麼?

什麼時候,打工者領工資,都要用“討”字了?

什麼時候,打工者要工資,才能心平氣和?

很無奈對不對?

唐僧是幸運的,維權之後,再次來到財務室。

閻王好見小鬼難搪,財務阿難迦葉,又是一副雁過拔毛風過留痕的小人嘴臉。

二尊者復領四衆,到珍樓寶閣之下,仍問唐僧要些人事。——《西遊記》第九十八回

意思很明確,沒得紅包,這工資,就別想支取。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逼不得已,唐僧只好把十四年喫飯的傢伙,大哥唐王李世民御賜的紫金鉢,雙手奉上。

原以爲塞了紅包,工資問題就能解決了,可事實上,工資並沒有發全。

唐僧又稱唐三藏,‘三藏’二字是李世民依照西天靈山有三藏經書而取的,唐僧去西天取經,就是取三藏大乘真經。

他三人接一卷,看一卷,卻都是有字的。傳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數,收拾齊整馱在馬上,剩下的還裝了一擔,八戒挑着。——《西遊記》第九十八回

說好的三藏,只給了一藏,足足剋扣工資三分之二,靈山簡直太狠了。

十四年的辛苦,回家都不知道怎麼解釋。

收拾完行李,踏上回家之路,要是按照以前的笨法子,真不知得走到何年何月,還好觀音發了一會善心,提議派專機送回去。

老闆如來應允,但走到半道上,又被搞出幺蛾子,遂出現空難事故,落到通天河旁。

接着,當年資助過唐僧的通天河老龜,跑出來露個臉。

答應過老龜,最終沒有完成,這事做的確實不夠地道。

老實巴交的唐僧,認栽。

掉入通天河,徒弟們各顯神通,身登彼岸,又有妖風肆掠,想攔路打劫。

原來那風、霧、雷、熌乃是些陰魔作號,欲奪所取之經,勞攘了一夜,直到天明,卻纔止息。——《西遊記》第九十九回

唐僧無語望天,真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回到老家東土大唐,面對大哥李世民的詢問,唐僧當年外出前的意氣風華,蕩然不存,他拿出討來的三分之一的工資,說老闆如來太縱容,罵財務阿難迦葉不地道。

但又能如何呢?

在大唐長安沒待幾天,唐僧再次去往靈山。

成佛後的唐僧,來回長安,小半天的事情,可謂是家在眼前。

在靈山任職的唐僧,不沾俗事,難以脫身,可謂是家在天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