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时值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落幕,北京国际果蔬展作为承接进博会果蔬产业签约成果的最佳平台,于2018年11月16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本届果蔬展激发果蔬消费需求,链接进出口商、果蔬产地与生鲜零售渠道,直面消费升级中的万亿果蔬市场!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女士参观洛川苹果展位与洛川县人民政府县长张继东亲切交谈。(图片来自洛川县委宣传部)

洛川苹果品评会也以专题活动的形式在展览会同期举行,为到场媒体、零售商和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介会上,洛川县人民政府县长张继东做了主旨推介。

洛川因洛河穿境而得名,因“洛川会议”而著名,因洛川苹果而驰名。洛川苹果自1947年引进种植苹果以来,已有70多年的发展史,苹果已成为洛川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64万亩耕地有50万亩栽植了苹果,农民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2017年全县苹果总产量89.5万吨,苹果产业总收入70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连续六年达到万元以上。

近年来,面对苹果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提出的“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殷切期望。洛川县遵循现代农业发展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立足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打造“中国第一、世界品牌”为目标,实现了“生产有基地、安全有监管、经营有企业、营销有品牌、销售有市场”的现代果业发展路子,成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一、独特的自然资源。洛川县地处中国两大苹果产业种植带之一——渭北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这里地层深厚,海拔适中,是世界上完全符合苹果生长7项气象指标的最佳优生区。洛川苹果自种植以来,先后经历了引进推广、规模栽植、规模扩张、专业县建设、产业强县建设五个阶段。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国家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县、国家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县、陕西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二、领先的生产技术。制定了《洛川苹果技术规范》,实现了苹果产业从苗木培育、建园栽植、标准化管理、苹果营销等流程的全程标准化管理。坚持“果、畜、沼、草、水循环发展”思路,全面建设绿色、有机、生态的生产基地,实现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装备、有机化生产转变,努力推动苹果生产的转型升级。创建国家级苹果标准园2个,面积2000亩,建成省级示范园63个,面积8500多亩,位居陕西全省第一位。建立新型矮化栽培模式果园5万多亩,果园平均机械化作业水平约为30%,作业机械应用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科研创新,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成了西农延安洛川苹果试验站,成立了“陕西省有机苹果研究开发中心”,设立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洛川苹果分院”,奠定了洛川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基础。组建了年繁育能力达10万株的苗木组培中心,建立了500亩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建成了100亩品种资源圃,储存品种200多个;建成50亩苹果新品种培育基地,开展了苹果杂交育种,选育出的“秦脆”、“秦蜜”两个优系品种通过了专家评审。2013年搭载“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的洛川苹果种子诱变育种试验进展顺利。各项标准化技术措施的落实使得苹果质量全面提升,果园效益大幅提高,全县60%多的果农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三、安全的果品质量。洛川建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企业(村)有室、户有记录的四级果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推行了农业投入品的宣传、培训(电视台农资广告)审核备案制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业投入品配送中心,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从2008年开始,全县4万户果农开始使用详细记录果园农药使用、施肥、果实套袋等生产环节情况的《果园生产档案管理手册》。建立了延安洛川农产品(苹果)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大力推广使用包含苹果生产和质量安全信息的二维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50万亩苹果成为全国唯一整县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苹果)原材料生产认证基地,通过出口注册认证果园13万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达到5.6万亩。洛川苹果以其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安全特性多次入选为“国礼”馈赠外宾。

四、知名的果品品牌。注册的“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2016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十强”称号, 2018年品牌评估价值达到72.88亿元;通过品牌嫁接的形式,取得了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服务产品等30项重大品牌或冠名权,累计荣获国家及部省名优产品奖180多个。注册了40多个企业品牌,形成了区域品牌与个体品牌良性互动的保护发展格局。每年投入200万元,鼓励支持县内营销企业(合作社)以洛川苹果专卖店(直销窗口)为依托,建设营销终端渠道,实施品牌营销,在40多个大中城市建设直销窗口114个。先后举办了十一届中国﹒陕西(洛川)苹果博览会和第一届世界苹果大会,取得了加拿大、英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八国出口认证,成为出口加拿大、英国免检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丰富的苹果文化。先后编辑出版了《金土地红苹果(洛川苹果六十年纪略)》、《魅力洛川》等10余部苹果文化书籍,在北京举办了“洛川苹果红了”国画展、《洛川苹果文化—理论卷》首发式。在北京、西安、延安、上海等城市成立了8个洛川苹果文化研究协会,开展品牌文化研究工作,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先后拍摄了《蹩鼓小子》、《从农田到餐桌—走进洛川》、《情系洛川红苹果》3部苹果科教文化电影,展现了果乡人民奋发上进、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推出了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苹果之都、休闲胜地”系列旅游产品;建成了一批旅游观光采摘园和由世界500强企业及个人产前认领果树的彩虹苹果园;开发了礼品果、苹果树皮画、剪纸、农民画等“苹果”元素产品。融苹果文化展示、采摘旅游、美食品尝、果园展示为一体的中国苹果第一村——永乡镇阿寺村建成迎客,

六、完善的产业链条。2011年经农业部韩长赋部长亲自调研考察并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洛川苹果国家级批了市场落户洛川,批发市场设立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会展中心区、交易仓储区、物流配送区、农资交易区、产业加工区、科技研发区、苹果文化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及金融服务区等10大功能区。入住规模以上企业54家、农民合作社31家、小微企业306家,年市场交易额近40亿元。建立了洛川苹果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子商务园区,在188个村设立电商服务站,实现了电商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洛川县被授予“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集苹果基地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为一体的洛川苹果大数据平台投入使用。全县建成9个果品深加工企业,开发了以果汁、果醋饮、苹果脆片、果酒等产品为主的系列化产品。建成的冷气库贮藏能力超过50万吨,以检测果形、着色、硬度、糖度、霉心病等果品品质为主的4.0智能选果线达到15条。

洛川人民的久久为功使得洛川苹果享誉中外

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回到家乡后,李新安精心挑选了4箱苹果寄给毛主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回信称:“在陕北高原发展苹果是一个创举”,并勉励李新安继续努力。

1974年国家“三部一社”举办的全国苹果鉴评上,洛川“红星”不仅名列全国第一,并以总分和5项指标中的4项超越美国蛇果。当时的《半月谈》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写道:“中国苹果的希望在陕西,陕西苹果的希望在洛川。”

2010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给洛川果农的回信中写到:“苹果成了大产业,给农村带来了大变化”。

2017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发言人王国庆一席洛川县依托苹果一个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话语引爆了全国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对洛川苹果的关注,各路媒体记者蜂拥洛川,看洛川苹果、讲苹果故事,使洛川苹果充分展现在了全国人民面前。

2017年6月2日,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洛川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洛川靠苹果产业富一方百姓,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洛川苹果盆景在人民大会堂一展芳华,吸引了与会代表、新闻媒体及各方的关注。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编辑/李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