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範公思想與時代精神”爲主題的第七屆中國范仲淹國際學術大會在桐廬舉行。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和全國各地的270位專家學者齊聚桐廬,重溫範公經典,開展學術交流。

  范仲淹字希文,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爲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瀟灑桐廬郡十絕》,成於宋景祐元年也就是公元1034年,是爲桐廬量身定做的名篇佳作。根據統計,范仲淹在睦州期間創作的作品中用到“桐廬”二字的共有22處,《瀟灑桐廬郡十絕》更是用十首詩吟詠桐廬,十首詩詞一氣呵成、一詠到底。

  范仲淹一生留詩三百餘首,在桐廬期間創作的作品佔到六分之一,是他一生當中文學創作的一個高峯,研究者們發現這一時期的范仲淹不僅創作的作品數量大,而且詩風也發生了改變。

  不僅如此,桐廬與范仲淹還有着深厚淵源,建成了范仲淹紀念館、樹起了范仲淹銅像,以此激勵教育全縣廣大幹部學習范仲淹先憂後樂的思想、擔當有爲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氣度、清正廉潔的品格。據悉,范仲淹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截至目前,共吸引4萬餘人蔘觀。與此同時,中國范仲淹研究會浙江分會落戶桐廬。

  

  中國范仲淹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範國強教授致開幕詞。

  範國強指出,范仲淹崇尚“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信念,把憂患意識與擔當精神完美結合起來。范仲淹新儒學有完備的思想體系,包括富民強國學說、民族思想學說、文明教育學說、愛民敬業學說等,至今閃爍着思想哲理的光芒,與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想文明建設中有着重大關聯。

  范仲淹思想文化是一座富礦,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索。我們要充分發揮中國范仲淹研究會整體協作的優勢,科學運用現代理論工具,結合國家重大理論課題,對范仲淹思想哲學、政治思想、民本思想等進行梳理研究,提煉出更多具有東方智慧、本土文化、契合實際的理論政治和建議。

  上午,還召開了學術大會主場論壇。中國范仲淹研究會理事慕甲騉,貴州六盤水師範學院學報主編、研究員張俊英,牛津、劍橋大學美國校友聯誼會理事範曉莉博士,浙江范仲淹研究會會長董利榮分別作《範公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聯繫》、《論范仲淹的學術地位與影響》、《范仲淹思想國際學術交流的重大意義》、《從看范仲淹的社會觀》等主題發言。

  會上,還爲第四屆范仲淹國際學術評比“優秀論文”“優秀專著”獲獎者頒獎。

  下午是分會場學術報告會。今天還將舉行分會場報告會。

  來源:桐廬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