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11月20日上午

一羣來自豐城四中的老師

來到豐礦總醫院病房

探望一天前他們施救的病人

這位女病人躺在病牀上

左腳被鋼繩拉着

連聲對這幾位老師道謝

回想起前天晚上的情景

這位女士仍心有餘悸

轎車衝入水渠 人車受損嚴重

11月18日晚上九點二十左右,李某(男)和他的母親二人開着自家的白色小轎車在上塘鎮陽光大道上行駛。由於夜晚路黑,加上李某不熟悉路況,轎車在陽光大道加油站對面的道路上,一個急轉彎,不慎“衝入”道路右邊4米深的水渠,導致轎車深陷水渠的水坑裏,轎車前後擋風玻璃全部碎裂,車身嚴重變形。司機李某眼睛被撞傷,一時嚇懵,李某的母親坐在副駕駛上,右腿受壓,整個人也意識不清醒,不時呻吟着。

豐城四中教師宿舍樓距陽光大道直線距離約200米。此時,豐城四中的幾位年輕教師剛下晚自習,在宿舍樓二樓陽臺聊天,視線正對着陽光大道。只見一輛轎車飛快駛過,穿入右邊的樹叢裏,車燈消失在黑夜中。

“陽光大道上發生了事故,我們一起去看看!”豐城四中的教師葉超,和一起聊天的蔡曉福、袁木松、楊露平、徐彩蘭(女)、陳芏杉(女)、熊彬(女)幾位老師,用3分鐘不到的時間從宿舍樓奔跑到陽光大道,開始尋找事故車輛。

天冷地滑水深 教師勇敢救援

教師陳芏杉回憶,一開始,她們趕到陽光大道並沒有找到事故車輛。於是他們打開手機燈光,順着陽光大道上車輪軌跡尋找。

“來人啊,救命!”右前方的草叢裏隱隱約約傳來了細微的呼救聲。於是,教師們順着呼救聲的方向,終於在右邊的水渠坑裏找到了白色事故車輛。

在渠坑裏,只見車輛司機李某從駕駛室車窗爬出,又圍着事故車輛轉圈。急切地詢問着岸上的老師們,“我媽還在車裏,求你們救救我媽!”

聽到李某的求救後,葉超和蔡曉福沒有多想,把手機一放,立刻跳入了水渠坑中,展開救援。岸上的其他教師有的打着手機燈,有的撥打着報警和醫院的救護電話,還不時的安撫着司機李某,告訴他不要着急,不要害怕。

臭水浸過胸膛 協作智慧託舉

“我就想着趕緊救人,完全沒想過天冷地溼滑,下面的水有這麼深。”打開副駕駛的車門,葉超發現水已經浸過了座位,羅某母親半個身子裏泡在水中,一隻腳被壓住。

羅某母親體型偏胖,怕引發2次損傷,於是蔡曉福拉着副駕駛的門,葉超把羅某母親的腳,小心地從裏面挪出,用水託着她受傷的腿,保持着固定姿勢,等待救護車輛的到來。葉超和蔡曉福二人就這樣站在臭水溝渠裏面,水浸過他倆的胸膛。

晚上10點30左右,救護車和警車陸續趕來,看到傷者被送往醫院後,教師們才安心走回學校。直到沖澡時,葉超才發現自己的膝蓋麻了,腰也痠痛。由於一直拖着羅某母親的腿,直到第二天,葉超的胳膊仍然痠痛。

覺得救人平常 師德師風優良

“這很平常,如果換做別人,也會去救的!”11月20日中午,蔡曉福洗着被污水浸臭的鞋子,笑着說。“鞋子我捨不得扔掉,洗洗就好了!”

豐城四中校長章廣華向筆者介紹,這幾位見義勇爲的教師都是今年通過教師招聘考試,9月份新入職的,教學和品行都非常好。

在豐城四中高一(13)班,數學課上,學生們特別活躍。以往數學總是墊底的學生曹義雲說,“葉超老師人好,聲音好聽,課也上的好!主要是,我及格了!”

這個世界

有時冷漠、薄情

讓人孤獨無助

但同時,它也是美好的

1

大雨突降的夜晚,送餐小哥發現一位坐輪椅的老人,趕忙停下車,把自己的雨傘和雨衣拿給老人。仔細確認老人不會被淋溼後,他才趕忙冒雨繼續送餐。

或許你也曾抱怨世態炎涼、社會兇險,但這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溫暖。

02

小夥子騎摩托車上高速,被交警攔截。一番交談之後,他竟忍不住趴在交警肩頭放聲大哭。

原來,最近這幾天,家裏工廠倒閉,老婆不告而別。他沒了收入,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家裏人也不斷指責他不爭氣。

陌生交警大哥簡單的幾句“沒事,沒事”,讓他多日壓抑的心情瞬間崩潰。

小時候,總想着長大了,生活就容易了。真正長大後,才發現成年人的世界根本沒有“容易”二字。

長大意味着承擔更多的責任,意味着很多時候你必須單槍匹馬面對生活的兵荒馬亂。

但你還這麼年輕,尚有大把的時光,別焦慮別慌張。

03

寒冬凌晨的青島,一位父親抱着發高燒的孩子,光着腳在街邊苦苦攔車,空蕩蕩的街道,給他的只有絕望。這時,一輛公交車在他面前停下,車門打開的瞬間,爸爸大步跨上車,用近乎吼叫的聲音對司機師傅喊:三醫,快點!

這樣命令的口吻任誰聽了也會不舒服,但師傅一言未發,立馬發動車子,以時速50公里的極限速度抄小道,將父子火速送往醫院。

這場真實的颶風營爲孩子贏得了保命的時間,司機的舉動不僅救了一個孩子,也救了一個家庭。

小編說

有沒有某個瞬間

讓你感覺到很無助

但請你足夠相信

總有一些人一些事

會組成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

陪你度過最艱難的日子

爲這些可愛的人點個贊

來源:熊佳鳳、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胡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