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的周末,

你还在家无所事事,

吃饭、睡觉、追剧......

小津建议你走出家门,

去学习一些真正有用的文博知识。

比如,

你可以去天津博物馆参观呀~

说起天津博物馆,

小津可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2004年由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合并组建,其前身为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馆藏的国宝西周太保鼎,可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可见多珍贵。

(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西周太保鼎)

天津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坐落于文化中心。新馆气势恢弘,将历史的厚重与现代化建筑完美结合,是一座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层叠错落,空间感极强的现代化建筑,与天津美术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图书馆、天津大剧院一起,是天津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今天,小津就带大家见识一下

馆内的“国宝级”藏品!

那可真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您这就上眼瞧好喽~

黄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高14.1厘米,宽10.4厘米。

红山文化玉猪龙是在神话影响下创造的。当时已进入初农社会,猪已是家畜,猪有喜水的习性,龙是祈雨之神,二者相结合,作为祈雨时所敬奉的神玉是顺理成章的。玉猪龙作猪首龙身形态,造型奇妙又合理,反映出了红山先民高度的艺术创造智慧。

夔纹铜禁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

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享飨时摆放卣、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此禁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禁面上有3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的子口,前后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16个,左右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4个,四周都饰有精美的夔纹,纹饰生动,制作精良。

太保鼎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通高57.6厘米,口长35.8厘米,宽22.8厘米。

方形,四柱足,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从器型和纹饰特点来看,其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早期。鼎腹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大保即太保,为官职名,西周始置,是监护与辅弼国君的重臣。据考证,此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所铸造的。

青玉行气铭饰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高5.4厘米,外径3.4厘米。

行气铭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之一,据考证,此物为战国后期的作品。这件器物疑似为一件杖首,青玉质地,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中有空但未穿顶,像是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抛光。

在十二面中,每一面自上而下都有阴文篆刻的文字,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气功“行气”的要领,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

始皇诏量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高4.4厘米,口径18.2厘米,底径9.5厘米。

秦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制度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始皇诏量铸有秦始皇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鲜于璜碑(拓片)

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纸本,纵242厘米,横83厘米。

东汉重要碑刻,1973年5月出土于天津市武清高村,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该碑立于东汉延熹八年,碑身呈圭形,碑座为长方覆斗形。碑身两面阴刻文记述鲜于璜(字伯谦,官至雁门郡太守)的祖先世系及生平仕历,总计827字,是迄今出土碑刻中保存字数最多的一通完整汉碑之一。

白釉龙柄联腹传瓶

隋,581-618年,高18.5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2.5厘米。

此器物造型新颖别致,盘口、独颈,双腹相联,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深入瓶口内,似在吸吮着瓶中的玉液琼浆。瓶底刻铭“此传瓶,有并”,传瓶,即传递之瓶;有并,意为双腹相联。此瓶是研究隋代白瓷及双腹并连器型的珍贵资料。

《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卷第四卷)

唐咸亨三年(672年),纸本,纵28厘米,横770厘米。

唐朝写卷,书体工整劲秀,具有极高书法价值,是难得的珍品,现存楷书《妙法莲华经》4段430行。墨色均匀,有乌丝栏。卷尾有完整题记“咸亨三年五月二日经生田无择写。用纸廿二张”等12行。因完整地记录下当时佛经抄录、校对的过程,除艺术价值外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雪景寒林图》

宋,960-1279年,绢本,墨笔,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

北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产生了画史上著名的“三家山水”。 陕西画家范宽即是三家之一。此幅画作是传世极少的范宽画作之一,画面构图严谨,笔触苍润浑厚,生动地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寒气逼人,森然中孕育着生机的情景,是一件极为难得的稀世珍宝。

玉壶冰琴

南宋,1127-1279年,长123.9厘米,肩宽22厘米,尾宽15.1厘米。

这件琴是递钟式,鹿角灰胎,髹朱漆,通身有蛇腹纹和冰断纹,蚌徽。这件琴为无角圆头,直项垂肩至三徽,腰作小型内收半月形,长方形龙池凤沼,内有“金远制”款。池上刻章书“玉壶冰”铭,下方刻有篆文“绍兴”(南宋高宗赵构年号)印,是传世南宋琴中的精品。

刻花玻璃瓶

辽,916-1125年,高26.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11.5厘米。1983年天津蓟州独乐寺白塔出土。

此瓶平口外翻,细颈,折肩,筒形腹,平底。颈部和肩部刻几何形花纹和弦纹,肩部另有一周连珠纹,腹部刻弦纹两道。器形和刻花纹饰都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现存乃沙不耳(今伊朗内沙布尔)出土的10世纪水瓶相同,应为伊斯兰玻璃器。

边鲁《起居平安图轴》

元,1271-1368年,纸本,墨笔,纵118.5厘米,横49.6厘米。

边鲁,字至愚,号鲁生。元代官至南台宣使,喜好工书、诗、古文奇字等,擅长水墨花鸟。这幅《起居平安图》也是众多专家公认的传世边鲁少有的一幅作品,极为珍贵。

此为纸本墨笔画,描绘了溪边奇石耸立、一雉鸡俯身向水鸣啼,灌木修竹,溪水流动,生气勃勃的场景。全画构图新颖别致,近景突出主体,远景以空白为水,视野开阔,意境幽雅,富有浓、淡、干、湿变化,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雉鸡刻画精细,用笔工整,造型准确,姿态生动,形神兼备。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

明永乐,1403-1424年,高9.7厘米,口径50.5厘米,底径34.8厘米。

绶带鸟自古即被作为仁爱宽厚的象征,用来传达统治者“仁布天下”的思想。此外,绶带的“绶”,谐音“寿”,寓意长寿。同类纹样的永乐青花盘传世极少,目前已知仅见三件。

此盘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晶亮,外底无釉,抚之有糯米粉般的爽滑感,且青花色泽浓艳,蓝中泛黑,是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所绘。该盘尺寸大而规整,纹饰精美,别有深意。

荷鱼朱砂澄泥砚

明,1368-1644年,长24厘米,宽15.4厘米,厚2.2厘米。

砚呈朱红色,泥质优良,色泽鲜艳,习称朱砂澄泥,是澄泥中之上品。砚正面雕琢成鱼形,砚背以黑色荷叶衬托,黑红相映,对比强烈。线条流畅自然,质地上乘,色彩华丽、雕工精湛,是极难得的砚台佳作。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

此瓶构图十分精美,芍药雉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画工精细入微,绘画图案取自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蒋廷锡的手稿。空白处墨彩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迎首朱文“春和”印,句尾白文“翠铺”、朱文“霞映”二方印。瓶底赭彩四字方款“乾隆年制”。此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有如一幅展开的画卷。

//////////

原来,

这么多馆藏国宝就在身边,

你竟然不知道?

赶快动身,

到天津博物馆开启寻宝之旅吧!

编|关富青

审核|庞荔馨

转载来源|天津交通广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微博@天津旅游

投稿&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