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出門在外,喫個小飯店或者盒飯都是一件很習以爲常的事情。要喫飯就得用筷子,所以一次性筷子在喫飯時也成爲了必備物品。但不知道多少年前,開始流傳着一次性筷子不環保的說話。“一顆幾十年的老樹砍下來,最後卻只能被造出幾千雙廉價的一次性筷子”,真的是太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了。類似的論調一直在很多輿論環境內傳播,使得人們對一次性筷子一直深惡痛絕,感覺用了一次性筷子是一件十分罪惡的事情。

  但事實的確如此嗎?

  首先我們從側面來分析,目前的傢俱市場,什麼樣的傢俱利潤最高,價格最好,且市場對其最認可,那肯定就要說實木傢俱了。只要不是太差的實木材質,少則數千多則上萬,所以真要有一顆幾十年的老樹,哪個老闆會傻乎乎的把這麼好的材料做成筷子。如果真有人這麼幹,估計要賠到姥姥家去了,做筷子可能連本錢的零頭都收不回來。

  那我們平時用的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什麼做得?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一次性筷子都是用速生楊樹,樺樹這類生長十分迅速的廉價樹木,有些地方還使用竹子作爲原材料生產筷子。這類樹木本來就是經濟作物,跟你種糧食、種菜沒什麼本質性區別。這些樹成材大概需要3到5年的時間。完全不是那種流傳的用的都是幾十年的好樹的說法。

  我們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大概在500億雙左右,大概需要150多萬立方米木材,一棵樹長個3年5年大概能提供0.3立方米的原材料,按照正常的栽種密度,大概需要將近100萬畝地纔夠用。聽着挺嚇人,竟然需要這麼多的地才能滿足一次性筷子的需要。但還有一個數據就是,每年這種速生楊樹的栽種面積是1.5億畝地。多出來的這些樹木都幹什麼用了?造紙了唄!

  所以一次性筷子跟環保其實沒多大關係,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所使用的木材,還不及其它方面用材的零頭。而且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好處很多,避免了清洗不淨帶來的各種傳染病的威脅,水電清洗劑的消耗。就算扔到地裏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回收以後還可以接着用來造紙。怎麼算怎麼是一筆十分划算的買賣。

  還有很久以前流傳着日本進口中國木材的故事,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的一次性筷子便宜,這種東西肯定誰便宜用誰的。至於進口木材,國內基本不會出口木材,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木材進口國,而其中的出口大戶就是日本。

  所以,那些痛心疾首要求禁止的個人或者環保組織,是否又是一次被成功帶了節奏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