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目前我國的大豆需求首次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據悉,海關總署公佈的10月大豆進口數據顯示,我國10月份進口大豆爲692萬噸,相比於9月份的801萬噸大幅減少13.6%,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口大豆總計爲7693萬噸,低於去年同期的7730萬噸。

據市場預計,11月份進口量大約在600萬噸,仍處於月均進口量的低位,儘管如此,由於國內需求下降,目前港口庫存依舊處於近900萬噸的高位。

從各方數據來看,巴西對華大豆數量有望達到創紀錄的8300萬噸。

但是,根據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顯示,截止目前美國對華銷售總量同比減少96.1%,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巴西大豆進口的增幅。

自今年6月份以來,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2017/18年度和2018/19年度的中國大豆進口數據合計下調1600萬噸,其中2017/18年度數據下調300萬噸,2018/19年度數據下調1300萬噸。

此外,據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油世界》發佈的報告顯示,如果不恢復進口美國大豆,2018年11月到2019年1月期間中國大豆進口量將劇減1300萬噸。

由於中國需求有減弱趨勢,這將導致全球大豆期末庫存比上年提高1500萬噸。不過大多數庫存增長將出現在美國和阿根廷,而中國和巴西的大豆庫存將會同比降低。

目前,在這輪大豆供需格局轉變中受影響最大的美國方面,已經計劃調減明年的大豆種植面積。

據美國田納西州的私營分析機構Informa經濟公司稱,2019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預計爲8345.9萬英畝,低於2018年的8914.5萬英畝。美國農戶正將更多的耕地用來種植玉米作物。

此外,針對美國豆農因出口受阻遭受到的損失,已經開始兌現今年7月份宣佈的120億美元大禮包的一部分。

美國農業部稱,迄今爲止美國農業部已經支付了8.378億美元補貼,覆蓋了 大豆 、 小麥 、玉米、奶製品和生豬等五類農產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