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這部電影,作爲經典功夫電影IP的續集是有難度的,難度就在於前作三部曲,幾乎完成了對葉問這個人物塑造的所有可能性。

葉問骨子裏的謙遜,面對家人的愛,保家衛國情懷,基本勾勒完成。

整個系列,對這位不輕易出拳的宗師,從人物性格到功夫立場,無不是對當下功夫電影主人公性格的新探索。

甄子丹也憑藉這個角色,嚐到了真正成名的滋味。

《葉問1》裏葉問打敗了日本將軍三浦,成爲了民族英雄,功夫加《戰狼》的模式初顯。

之後的兩部續集,也幾乎都以這種家國情懷,爲甄子丹的每一次出拳的原因做了註解。

到這部影片,畢竟當功夫無法再突破,甄子丹年紀也越來越大,爲什麼而打,就成了看點。

如果做不到支撐柱角色立場,觀衆能欣賞到的是場面,無法共鳴的是情懷。

於是,今年的《葉問4:完結篇》,成了葉問系列的絕唱。

故事,聰明的截取了生了喉癌之後的葉問, 來講。

對葉問生命最後時光的撰寫,完成了對葉問這個系列電影11年來的終結。或許對於這系列電影的忠實粉絲來說,看完本片心裏,自會有一絲絲唏噓與不捨。

故事講述的是,因故來到美國唐人街的葉問,意外捲入一場當地軍方勢力與華人武館的糾紛,面對日益猖狂的民族歧視與壓迫,葉問挺身而出,在美國海軍陸戰隊軍營拼死一戰,以正宗詠春,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功夫的故事。

客觀講,這種情節或許會被不少粉絲詬病老套,曾先森也表示理解。

畢竟如今的功夫電影,一方面要非常主旋律似的講究止戈的政治正確,又要有花樣翻新的功夫場面給到觀衆看,自然是一件難事。

然而實際上,前三部《葉問》走的都是如此的路數。

甄子丹以防守代替進攻,最後胸口連環錘的永春,也成就了《葉問》系列在場面上的好幾處經典。

所幸這部影片裏,沒有遺憾,甄子丹沒有保留。

當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用揪耳、掐鼻、拍屁股三招就教育了在在朋友萬宗華女兒學校的不良外國少年的時候,

當他與萬師父比武分不出勝負,突然舊金山發生大地震,兩大武林宗師狼狽躲進桌下的時候,

那個從前接地氣的好男人,那個愛家的好爸爸的人設一如既往用乾淨利索的功夫和好男人好老爸接地氣的細節,還是立住了。

綿裏藏針、進退有度的甄子丹依舊很能打,而且不是硬橋鐵馬、怒氣衝冠的打,是不惹事,但不怕事的防守。

簡單點說,防守這個動作,一旦賦予家國情懷,也算是能立得住、看得透、說得明的設計,而這也是這個系列最爲成功的設計。

《葉問》系列4部曲,最有特色的部分也源於這裏。

不得不說,這亦是甄子丹區別於李小龍、成龍、李連杰而被記住的原因。

無論是甄子丹還是吳樾,確實盡力了,演員的表演沒有什麼可指責的。

而且經歷了三部前作的嘗試,葉偉信對於這類影片的凌厲剪輯和鏡頭的高度切換已經爐火純青,幾場關鍵打戲,仍舊奉獻了精彩至極的場面。

《葉問4》還是那麼燃,甄子丹還是那麼的內心澎湃,表面謙遜。

很難拍的《葉問4》盡力了,甄子丹盡力了,導演葉偉信在保持水準的基礎上也盡力了。

影片的最後一幕很淒涼,甄子丹飾演的葉問的大結局,是濃縮成一張黑白照片掛在靈堂。

所以,這一天還是到來了,葉問都打不動了。葉偉信導演或許都意識到了,壯士暮年,人抵不過時間,所以懷念成了對一代宗師最後的敬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