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连续三年逾百只基金清盘,昔日明星基金经理掌舵产品也未能幸免

今年科创板打新让一些濒临清盘的“迷你基金”成功“续命”,但基金行业清盘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截至12月25日,年内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达123只,仅次于去年。其中不乏头部公司的产品,也有曾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公募基金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注册制的实行,基金发行变得容易,基金公司不用再死守那些表现不佳、规模不大的产品,优胜劣汰、基金清盘常态化,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连续三年

公募基金清盘数量超百只

2012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基金审核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提出“鼓励建立基金退出机制”。2014年,汇添富基金旗下汇添富28天理财成为业内首只主动清盘的基金,拉开了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清盘的序幕。

2014年-2016年,清盘的公募基金数量分别是6只、36只、20只。2017年,基金清盘速度加快,全年共有107只基金清盘。2018年,基金清盘数量达到历史高峰,全年清盘基金数量达426只。

今年基金清盘速度有所放缓。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来清盘的基金数量123只,虽与去年相比明显减少,但已是连续三年有超过百只基金清盘,且是历年来清盘数量第二多的年份。

值得注意的是,清盘的基金中,有不少头部公司的产品,也有曾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2014年-2018年期间由任泽松管理的中邮双动力就在今年4月清盘。

(数据来源:wind,截至日期:12月25日)

基金清盘常态化

按产品类别来看,年内清盘基金数量最多的是混合型基金,共有56只;其次是债券型基金,共有49只。股票型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清盘的数量分别是12只、2只和4只。

今年指数基金竞争激烈,大中型基金公司积极发行指数型新产品,并降费抢市场,但清盘的基金中不乏指数基金的身影,包括博时富时中国A股、易方达深成指ETF、诺安中证500ETF、安信沪深300指数增强A等。

此外,南方恒生国企精明、招商全球资源、交银全球自然资源和广发标普全球农业4只QDII基金清盘,也让今年成为QDII基金清盘数量最多的年份。

某基金分析师表示,基金清盘的原因很多,比如部分债券型基金清盘主要是受委外撤资、规模减少的影响,指数基金可能是因个性化指数受众面小而难以被广大投资者接受等。总体来看,随着注册制的实行,基金发行变得容易,基金公司不用再死守那些表现不佳、规模不大的产品,“目前基金产品的同质化严重,优胜劣汰很正常,今后基金清盘将是常态化。”他认为,基金清盘是行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还有大量迷你基金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基金清盘数量相比去年有所减少的原因之一是“迷你基金”的壳价值。“迷你基金”成为很多基金公司参与科创板打新的“利器”,因为基金规模太大会造成科创板打新收益摊薄,小规模的基金反而打新收益增厚更显著。因此一些“迷你基金”得到了资金的青睐被盘活,在今年成功“续命”。

根据相关规定,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200人,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关于进一步优化迷你基金相关监管安排的通知》进一步规定,若迷你基金数量较多或者超期未募基金超过一定比例,则将影响公司后续产品申报。因此,一些基金公司最终还是选择清盘“迷你基金”。

Wind数据显示,今年11月和12月清盘的34只基金(A/B/C类分开统计)中,有23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截至11月24日,市场上仍有893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144只基金规模甚至不足1000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