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手把手教你自動清除“小妹妹”的bug

事情是這樣的:

有些女生外表看上去精緻得不行,實則是……

1、化妝1小,清洗妹妹5分鐘。天冷了3天一個澡,不洗澡的那幾天留給妹妹“自潔”吧。

2、小便完不擦,提上內褲走人,享受那一刻的溼滑。

3、從不介意用剛敲完鍵盤、戳完手機、喫完零食、數完錢、逗完貓的手,直接換姨媽巾。

4、Bra不臭不換、內褲集齊7條召喚不來神龍才洗。乾淨內褲緊缺的時候,隨手撈起一條還沒發臭的,墊個護墊繼續穿。

有沒有你?!

我的天吶!女孩子已經那麼多壓力了,怎麼還要面對這麼多問題呀!不良的衛生習慣會讓你的“小妹妹”隨時有患病的危險,然而“小妹妹”稍有不適就讓人心裏發慌,生怕得了什麼“難言之患”。其實只要搞清小妹妹常常出現的bug,就不會遇到什麼情況就自己嚇自己了。悅兔鄭重推薦大家幾個判斷私處是否生病的方法。免費配送,包學包會喲。

看白帶

正常情況下,爲了保持陰道和外陰的溼度,會有少量分泌物,這就是白帶。正常的白帶大多顏色透明,狀似蛋清,潔淨而適量。

如果出現白帶是牛奶的顏色,變得稀薄泡沫狀或白色豆腐渣狀,量較多,沒有瘙癢感,有可能疑似是陰道炎;如果白帶增多,且色黃質稀,還伴有腹痛,那就要警惕可能是盆腔炎;白帶呈白色乳酪狀,濃稠略帶甜味,陰部有些瘙癢,有可能是念珠菌感染;白帶混有白色塊狀物質,像豆腐渣樣,並伴有奇癢,很有可能是黴菌性陰道炎;血性白帶輕的,有可能是宮頸息肉、粘膜下肌瘤、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老年性陰道炎等良性病變。如果白帶中血較多,則可能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惡性腫瘤,需要特別注意。

聞氣味

通常只有在月經期私處氣味會帶有血腥味比較重的氣味以外,正常情況下健康的陰部不會有異常氣味。如果產生了異味,請先排查是否褲子過緊、不透氣,或清潔衛生沒做好。如果這些都沒有,但是私處又有魚腥味,則要警惕細菌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等問題。

摸溼度

健康的陰道能夠產生適量液體,保持陰道的正常溼度和“潤滑劑”的作用(你懂的)。這些液體主要來源於子宮頸和前庭大腺的分泌液以及陰道壁充血產生的滲出液。如果陰道溼度降低,甚至感到乾澀,無法產生足夠的“潤滑劑”,則要引起注意。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下降、陰道炎等都可能是導致陰道分泌液減少的原因。另外,頻繁使用陰道洗液做深度沖洗,也有可能因過度清潔導致陰道乾澀。

查異常

正常的陰道內會有些小褶皺,但如果女性日常清洗髮現私處長出平時沒有的異常小疙瘩、小腫塊,則要引起重視。陰脣、陰蒂、陰道、宮頸等處先有燒灼感,然後長紅斑和成羣的小水皰,需要警惕生殖器皰疹;大小陰脣、陰道前庭等地方先長出微小、柔軟的乳頭狀疣(有細小的指樣突起),或者小而尖的丘疹,然後逐漸增大、增多,互相融合成雞冠狀或菜花狀,很有可能是外陰尖銳溼疣。

爲了不被惱人疾病困擾,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生活細節,來確保健康啦。

清洗小妹妹是沐浴乳還清水?

對於健康女性來說,清潔外陰的目的主要是清洗掉皮膚表面積聚的汗液、皮脂、分泌物、尿漬等。所以沒必要過於複雜,只需要用流動清水仔細的清潔就可以了。有些人喜歡用沐浴乳或者香皂清洗陰部,其實沒有必要。因爲健康的成年女性陰道內本來就有些許多菌羣,能維持陰道的酸鹼平衡,是陰道的一道天然屏障。如過度清潔,會破壞陰道本身的酸鹼平衡,就得不償失了。

清洗有特殊手法嗎?

這是當然啦,正確的清洗手法才能讓小妹妹得到更好的清潔效果。清洗外陰的時候,應該用流動的水從前向後整體沖洗,再用手仔細沖洗陰部每一部分,保證將取隱蔽髒東西都沖洗掉。最後再去洗肛門周圍的分泌物就OK啦。還有一點就是手法一定要輕柔,女孩子的私處是很嬌嫩的,輕輕地搓洗就好了。對小妹妹還是要溫柔以待好嗎!

大姨媽要悶死啦怎麼辦?

平時每天清洗外陰一、兩次就可以了。但是在大姨媽期間,潮溼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溫水勤洗下身,這時候一天清洗兩到三次是最合適的啦。同時大家也要記住勤更換衛生巾,保持私處乾爽清潔哦。

日常呵護小貼士

1.儘量少用衛生護墊,如果分泌物多,易使內褲溼溼的,不妨經常更換內褲。並且內褲要選擇透氣的棉質內褲。

2.丁字褲雖然性感,但不易吸汗,又容易造成磨擦破皮,易使細菌有入侵的機會,最好少穿。平時也儘量少穿緊身褲,讓小妹妹多透透氣~

3.如果陰道的氣味、形態、分泌物等出現異常,女性不要任性地自行買藥、用藥,應該先到婦科確診,查明病因後治療纔是最機智的選擇。

女性私處健康,不僅是肌體的健康,還會直接影響生育能力。所以小妹妹的健康無比重要。一旦發現異常,最好及時就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