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史海钩沉||溥仪手握百万大军,为啥没和孙中山斗个鱼死网破,而选择退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灭亡也相当的具有戏剧性。这个腐朽的王朝在近代签订了无数卖国条约,但是却依然能够苟延残喘,虽然期间清朝内部爆发了很多次起义但是都被他们镇压。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革命的大火瞬间燃遍了神州大地,虽然大清看起来早已腐朽不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时溥仪手中还有上百万的大军。那么为啥他最后不和革命军决一死战,拼个鱼死网破,而是让出了皇位呢?

咱们知道清朝的军队当时虽然非常腐朽,但是要想拼命的话还是能够给革命军造成一定的冲击的。退一步说,就算是溥仪不想和革命军正面战斗了,他完全可以退守到东北去,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毕竟孙中山就是要驱逐鞑虏,东北可不在孙中山的计划之中啊!溥仪回到东北之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做皇帝,而且还能够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呢。溥仪当时还十分年幼,但是摄政王等人不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他们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识时务,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做不到。

咱们知道满清有一个非常具有自己的特色的制度,那就是八旗制度,当年满清入关之后能够横扫全国凭借的就是八旗兵。在当时来看这个制度确实非常的先进,无论是明朝的军队还是李自成的起义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清朝统一之后,八旗制度却逐渐堕落了,八旗兵的战斗了下滑的非常严重,八旗子弟更是成为了奢靡、不思进取的代名词。清朝末年八旗兵在面对太平天国一群农民起义军的时候,竟然毫无招架之力,在同西方列强的战斗中也是屡战屡败。

虽然后来曾国藩通过组织乡勇解决了危机,但是却不能解决八旗制度的弊病。李鸿章为了能够巩固国防实力,便组建了一支新式军队,这支军队完全是按照西方军队训练模式训练的,虽然只有20万人,但是战斗力却非常强悍。然而令清朝政府没有想到的是,这支军队最后居然成为了一支私人军队,袁世凯成为了这支军队的实际掌控者!

所以后来袁世凯来逼宫的时候,溥仪以及摄政王也只能退位,他们别无选择。要是袁世凯站在他们这一边,他们在面对革命军的时候,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但是袁世凯的临阵倒戈让他们彻底没有了幻想。与其被人赶下台,遗臭万年,还不如痛快的让位,顺应时代潮流,争取一些自己的权益,这不失为一个良策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