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国内影院建设的节奏依旧,市场规模持续放大, 2018年底中国电影银幕突破6万张,2019年的11个月里,国内银幕已经突破6.8万张。头部序列的影院仍然是那些早已奠定市场地位、建立品牌的影院,新影院的硬件、设施设备也许更好,但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激烈,让新影院的上升通道减速,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新影院进入市场、融入市场、打开局面的节奏整体放缓。

文|刘嘉

编辑|如今

市场整理趋稳

大盘小幅收窄

数据显示:11月全国放映场次924万多场,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2.4%。放映场次数据在时下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有实际价值的是影院上座率,由于国内市场影院上座率不均衡,所以,放映场次指标不可较真,尤其是发行公司和制片方千万不要被场次安排迷惑。 月度观影人群维持在1亿人次左右,同比去年同期差距甚微。月度票房32亿1000多万元(不含电商服务费2亿7197万元),较去年同期有6.4%缺口。缺口主要是进口片影响力有所降低,去年11月,进口片《毒液:致命的守护者》曾拉出进口片岁末的一波大行情。

11月市场虽因盘整收窄,年度总数据尚算良好。截至11月底,大盘票房与去年同比还是有2.9%的增幅,观众人次在持平中有微增。这全拜10月档的超常表现,10月不仅是新中国70华诞的大喜日子,也是中国电影的嘉年华,称10月档为年度市场拐点,名副其实。预计2019年度票房和观影人群都会比2018年有小幅上扬。

院线市场,由于各院线体量不一样,在大盘弱势的情况下,表现不一。跌幅较小的是中等规模院线,排名第11—30位院线跌幅低于平均值,究其原因,是有几条新晋院线对这一序列注入了新活力,无形中增加了中等规模院线的加权分。当然,院线的大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但是由于院线牌照的开放,引入院线市场的竞争应该会逐渐加大。

市场规模持续放大

品牌影院依然坚挺

数据显示,国内影院建设的节奏依旧,市场规模持续放大, 2018年底中国电影银幕突破6万张,2019年的11个月里,国内银幕已经突破6.8万张。就是说, 今年前11个月里市场新增银幕超过8000多张,当然也有一些影院关门,退市的影院亦不会超过10%,所以6.5万—6.7万张银幕还是有的。

如此大的放映规模对市场影响是怎样呢? 数据表明,经济学上“二八定律”在影院市场非常明显。头部序列的影院仍然是那些早已奠定市场地位、建立品牌的影院,新影院的硬件、设施设备也许更好,但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激烈,让新影院的上升通道减速,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新影院进入市场、融入市场、打开局面的节奏整体放缓。反而是在三四线城市,高大上的新影院还是有机会,一片成名,开业大吉。

影院经营的竞争更需要立足内生动力,差异化的品牌之路,个性化的服务品质都会对影院长期竞争有积极推动。在大盘走软之际,排名越是靠前,所受影响就越小,市场份额就越大。市场经济的排头兵法则正在影院市场发酵,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只有建立了品牌,影院才有可持续的动力。

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