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到底有沒有爲全人類遭罪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因爲他在今天出生,所以地球上差不多有一半人口可以放假。雖然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但是在我們東方就搞得跟過春節一樣,穿上一身紅色衣服,爭先恐後的cosplay 一把聖誕老頭,互相送送禮物,再發發朋友圈,年年如此。

對於西方而言,聖誕節慶祝的方式可不像我們這麼千遍一律。什麼聖誕PARTY、喫聖誕大餐.....這些都是我們理解的西方人過聖誕節的方式,但西方人才不會像我們這麼無聊,由聖誕節衍生出來的“國際醜陋毛衣節”,西方人玩的樂此不疲。

聖誕毛衣(Christmas Sweater )顧名思義就是織有聖誕應景圖案的針織毛衣,顏色大多爲紅色、綠色、藍色,反正越扎眼越好;圖案從馴鹿,到聖誕老人、雪花、雪人應有盡有,也是越萌越好,要的就是這成人穿童裝的效果。

馴鹿,北極熊、企鵝等與冬天息息相關的動物們,這些在我們眼裏看起來比較憨卻是西方人最受歡迎的聖誕毛衣。 當然,這些都是小兒科,腦洞清奇的西方人還整出了特別多奇葩的毛衣。

“國際醜毛衣節”源自國外家裏的長輩聖誕節給晚輩送毛衣以表達祝福和關懷,但是由於長輩過時的審美,而晚輩們由不得不尷尬的穿上,帶着一半嘲諷一半新奇的心情,從而由此掀起了一股聖誕節穿醜毛衣的風潮。

當然,聖誕節穿醜毛衣還得 追溯20世紀之前,厚重的毛衣是北歐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冬日必備單品,蘇格蘭一帶的漁夫們在出海的時候,會選擇穿上幾何圖案的具有鮮明特徵的毛衣,來自不同區域的漁夫們毛衣的圖案不同,如果發生意外,人們可以通過毛衣上的圖案辨認區分遇難人來自哪個區域。而這種幾何圖案毛衣也就是後來大家所熟悉的費爾島風格(Fair Isle knits)。

▲Chanel 2015 年秋冬系列

而這種厚重的毛衣因爲具備了極佳的禦寒功能,受到了戶外滑雪愛好者們的青睞。好萊塢著名影星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賈利·庫珀(Gary Cooper)、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等人都選擇在滑雪時候穿上一件費爾島風格的毛衣。

1960年代之後,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下服裝公司和廣告商開始對這種製作成本低廉的編織毛衣進行重塑和包裝,通過在毛衣上增添具備節日氣息的圖案,在聖誕和新年的時候進行推廣:於是最初的幾何圖案就逐漸被雪花、麋鹿、鈴鐺等替代,也就出現了早期的Jingle Bell Sweaters。

重點是,當時人們對於圖案誇張的毛衣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從火爆一時的80年代美國情景喜劇《考比斯一家(The Bill Cosby Show)》中便有跡可循,同時這部喜劇也被認爲是推廣了“壞品味”的“罪魁禍首”,因爲90年代的人對這種“醜陋毛衣”充滿了抗拒,但是他們的父母卻認爲這是一種時尚的象徵,並且在年末的家庭團聚的時候,爲全家人購買這樣的毛衣。

▲《考比斯一家》劇照

而要說誰真正帶來了關於聖誕毛衣轉折點,就不得不提到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科林·費爾斯(Colin Firth)了。2001年,他在《BJ的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中飾演Mark Darcy的角色,身穿一件高領麋鹿圖案的毛衣。毛衣雖醜,卻遮擋不住科林叔的帥氣光芒,甚至還增添了幾分反差萌。於是年輕一代對於“醜陋聖誕毛衣”也開始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BJ的單身日記》中的Colin Firth

隨着貴族和名流們逐漸在失去時尚高地,時尚設計師們越來越多地從街頭亞文化中汲取靈感,而聖誕毛衣也再一次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 Burberry倫敦節日街景聖誕毛衣

▲Paul_Smith狗與聖誕樹聖誕毛衣

▲Ralph Lauren

▲ Junya Watanabe 2011 年秋冬系列

所以,你今天穿了這條醜醜的毛衣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