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唐一-創業智庫

跌!跌!跌!

如果有什麼跌得比中國股市和中國足球更慘,那就一定是最近的比特幣!

最近一個星期,比特幣暴跌38%!

11月14日價格還徘徊在6400美元左右,到了21日凌晨4點半,比特幣的報價已經跌破4100美元,創下13個月以來的新低!

還記得比特幣曾經創造的瘋狂嗎?

2017年底,比特幣價格一度接近2萬美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大富翁:

有人靠着比特幣從一無所有到幾千萬身家;

有人計算,如果在2009年花3萬元買了比特幣,到了2017年身家就能超越當時的中國首富許家印;

就連挖礦的礦機,也被炒到3萬元一臺,還要提前一個月預訂...

還不到一年時間,一切都反轉了:

有人10萬本金只剩下2000;一度報價3萬的礦機,現在論斤甩賣!

這次比特幣暴跌,還是說明了一個道理:

踏踏實實做事情,纔是最好的賺錢方式,想耍小聰明搞投機的,永遠不會有好結果。

10萬投資只剩下2000

幣圈玩家宣佈“破產”

現在的比特幣,跌得到底有多厲害?

在國內某知名比特幣論壇上,這幾天都是網友們在“哭慘”。

某幣圈資深玩家表示,自己的資產已虧損85%以上,宣佈“破產”。

有人說,自己在幣價最高時投入10萬元,現在只剩下2000多元,相當於虧掉了98%的本金。

有人說,自己4.6萬元的投資,幾天內就虧損了1.5萬元。

在其他帖子裏,幾天內虧掉數十萬元的網友也不在少數。

和年初19299美元的幣值相比,比特幣跌幅累計達76%;在2018年1月到9月,比特幣結算的交易量下降超過80%。

比特幣下跌,其他靠着比特幣生存的行業,全部一蹶不振。

不少專門挖礦的礦場陸續清場,一年前高價入手、單價接近3萬的礦機,二手轉讓價僅有1000多元。

一些礦場乾脆跑路,欠的電費還不上,高價入手的礦機也不要了,就扔在那裏,甚至被人按廢鐵的價格論斤賣。

比特幣曾經有多瘋狂?

比特幣,曾經營造了近年來最瘋狂的造福神話。

在它最瘋狂的時候,不少人紛紛進場,比特幣、區塊鏈都是大熱名詞。

曾經有一個微信羣,“3點鐘無眠區塊鏈羣”,彙集了:

投資人:

沈南鵬、徐小平、蔡文勝、薛蠻子、陳偉星、李笑來等投資人;

區塊鏈從業者:

Qtum量子鏈創始人帥初、Arcblock創始人冒志鴻;

娛樂明星:

高曉松、汪峯、佟麗婭、韓庚等。

在2018年春節期間,這個羣日夜不停地在討論區塊鏈,甚至在假期裏紅包總金額超過百萬。

那段時間,關於區塊鏈的討論席捲了春節期間的互聯網領域,而且迅速裂變出成百上千個“3點鐘”分叉羣。

更讓人驚訝的是礦機的瘋狂價格。

衆所周知,比特幣是“挖礦”而來,想要挖出比特幣,就要有特定的礦機。

一臺礦機,成本價3000元左右,但在市場上銷售價被炒到3萬,依然供不應求。

後來,礦機的價格稍稍回落,基本維持在2萬2到2萬7之間,但價格每天變動,二手的也能賣到2萬1。

在華強北,那時候已經不賣手機、不賣電腦,很多商戶都賣起了礦機。

商家一般是10臺起訂,概不賒欠,買家必須先付款,然後等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收到礦機。

嫌時間長,嫌貴?你不要大把人搶着要,價格好的時候,有的客人甚至一天預訂5000臺。

包括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地的礦機買手也來這裏買貨,購買量極大,基本都是100臺起訂,價錢合適了就立刻敲定。

但現在,隨着比特幣暴跌,這些曾經3萬出頭、排隊才能等到的礦機,二手價1000元就能買到,廢棄的甚至論斤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慘淡!

愛投機的人

全都醒醒吧!

或許很多人都會想,現在比特幣暴跌,如果能早早進場,在它幣值頂峯的時候拋售,那就能大賺一筆。

會這麼想的人,未免太天真了。

人性本來就是貪婪的,在貪婪的人的眼裏,是沒有“盡頭”可言的,他們只會相信,比特幣是能一直漲下去。

事實上,沒有什麼永漲不跌的事情,

至於那些炒幣的人,或許他們也知道這一點,只是他們堅信,自己不是最後一個投資者。

他們的信仰是:

在這個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後一個傻子。

他們都覺得,自己是上帝的寵兒,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自己肯定不是最後一個,肯定會有人繼續接盤的,一個月後我就撤出自己的錢,這樣穩賺不賠。

問題是,現實是怎麼運轉,從來不由他們說了算。比特幣說跌就跌,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就套牢了。

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石油大佬去天堂開會,他興沖沖地跑進會議室,卻發現座無虛席,早已沒了他的座位。

他靈機一動,大喊一聲:大家注意啦!聽說,有人在地獄發現了石油!

此言一出,驚起千層浪,天堂裏的石油大佬們都想賭一把,爭先恐後地奔向地獄,生怕落後一步被別人搶走了利潤。

天堂頓時空了下來,這位發佈消息的石油大佬正準備找個座位歇歇,突然聽到外面有一大羣人在議論地獄的石油是多麼豐富。

這位大佬愣住了,莫非地獄真的發現了大量的石油?於是他又急衝衝地跑向地獄。

當然,地獄是沒有石油的,這位大佬和其他人,就從天堂掉到了地獄。

這就是博傻理論,人們總相信會有下一個傻子,但結果往往是大家一起倒黴。

“要博傻,但一定不要做最傻的那個人”,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一不留神,理性博傻者可能就成爲最傻者。

其實不僅投資,創業也是如此,不少人跟着所謂的風口走,從各種“共享經濟”到“無人商店”,誰纔是最後一個傻子?

比特幣的故事,只是再一次證明了牛頓的那句話:

“我能計算星球的運動,卻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

越貪婪,越容易失去理智,一不小心就成爲最後的傻子。

所以,當貪念起時,別忘了提醒自己,貪戀會把你推向一無所有的懸崖。

畢竟,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不是比誰賺得多,而是比誰活得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