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論壇多、講座多,已成爲武昌理工學院的一道風景。近日,武昌理工學院組織開展了系列學術報告和講座活動,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和一致好評。僅在昨日,多場學術講座輪番上演,讓學生們品嚐到“學術大餐”的魅力。

智能裝備製造前沿展望

11月20日下午,我校信息工程學院在圖書館二樓報告廳舉行了以“智能裝備製造前沿展望”爲主題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華中數控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教育部高職高專機械設計製造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陳吉紅教授主講。本次講座旨在向學生介紹智能裝備的種類、用途,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聽完報告後,來自電信1801的黃彬激動地說:“自己在初中時候就對機器人、數控特別感興趣,今天聽了陳教授的講座,也對這些領域有了更深的認識,我長大就特別想成爲這方面的科研人員,用機械代替人力,實現在機械操作中的‘零’誤差。未來國家的較量都是靠這些‘黑科技’,我也希望能夠爲國家盡一份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我校藝術設計學院主辦的玉雕藝術主題系列演講活動在玉雕實驗室舉行,我國著名玉雕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袁嘉騏爲同學們主講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在本次講座中,袁嘉騏老師緊扣“挖掘傳統”和“提升品質”兩大關鍵詞,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創作實踐和思考,解讀了他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他以深厚的文化修養和淵博的知識詮釋了美學的豐富內涵,涉及傳統與時尚、繼承與創新等諸多內容,引領大家對玉雕藝術更深、更廣層次的探索與思考。

藝術設計學院數媒1802班張俊同學表示:“這次講座促進了我們學生對玉雕知識、經驗、思想及創意分享的瞭解,深刻領會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性,我願意爲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臨牀護理教育與國際發展趨勢接軌

“面對當下紛繁複雜的護理發展形勢,我們該如何找到適應自己發展的道路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主任劉義蘭教授在我校圖書館二樓報告廳向臺下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是護理學院於11月20日晚開展的“新形勢下中國臨牀護理教育與國際發展趨勢接軌的思考”主題講座。講座旨在了讓學生更好的瞭解護理工作,對護理的專業有較高的標準,從而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確立自己的目標。

護理學1803班學生王新洋表示:“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進步,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人民對於自身的身體條件有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護理方面。通過這次講座,讓我更加清楚地明白作爲護理工作做的責任。會朝着心中的目標前進,做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

英漢互譯的原則與策略

爲使同學們加強對英漢互譯的瞭解,正確掌握其使用方法與技巧,11月20日晚,文法與外語學院特邀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院院長馬蕭教授,來校開展了一場以“關係與順序——英漢互譯的原則與策略”爲主題的學術講座。馬蕭教授運用多種例子爲同學們講述漢語與英文的差異,並且細緻的描述了英文的基本結構。他還重點講述了英譯漢的翻譯原則——打破關係找順序,並用例句示範,給予同學們深刻印象。

參加講座的漢語言1804班的吳佳儀同學,談及聽完這次講座的收穫,她說道:“我原本只知道將英語翻譯成漢語就是一個詞一個詞地對照,沒想到這裏面還有這麼多的原則和方法,令我大開眼界。我現在覺得英語是一們有趣的科目,這次講座點燃了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漢語言文學1801班楊嬌同學也表示:“這次講座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實用價值,讓我理清了漢語語言與英語語言的差異,開拓了我們的思維,對於我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也對翻譯思路有了清晰的認識。”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分析

爲了讓同學們瞭解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11月20日晚,我校商學院桂學文教授在商學院九樓報告廳開展了一場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分析學術講座。桂學文教授還通過一些生活案例和自身經歷,形象地爲同學們介紹了電子商務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桂教授表示:“如今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得非常迅速,我們應該利用這一優勢加快發展,電子商務不僅提高了我們生活的質量,也爲我們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講座結束後,會計1801班蔣奕清同學說:“桂學文教授很幽默,講解得通俗易懂。之前我對電子商務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桂學文教授把一些專有名詞,學術詞通過舉例的方式很淺顯的表達出來,讓我發現電子商務這麼有意思。讓我印象很深的是桂學文教授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歷,案例隨手拈來,從電子商務的角度瞭解到常見事物的另一面,感覺很有趣,受益匪淺。”市場營銷1801班的陳思敏也表示:“今天的講座讓我知道了在電子商務這一領域的發展趨勢,雖然我學習的是市場營銷,但是這個講座也讓我知道想要學好電子商務不僅要努力學,還要學好它。”

除了學術講座活動

一系列文體活動

在武昌理工校園精彩上演

高雅藝術進校園專場演出

公益電影進校園活動

2018經典劇目高校行活動

藝術作品展

......

豐富多彩的學術講座和文體活動

讓學生時刻享受“學術大餐”和“精神大餐”

是不是感覺很贊呢?

編輯/魯信 餘朝

來源/武昌理工學院官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