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活動是由文化和旅遊部牽頭搭建的內地與邊疆文化幫扶與交流的平臺。各地文化單位和文化志願者積極參與其中,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演繹了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天津市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響應文化和旅遊部號召,以“大舞臺”“大講堂”“大展臺”爲基本載體,充分發揮志願服務在支持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着力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給和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北辰文化輸出,促進與全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天津到甘肅黃土高原慶陽華池,1200多公里。9月,一輛滿載着來自天津北辰的藝術家和文化志願者們的大巴車,在開往奔赴陝甘邊區的路上,向着高處的黃土高原一路奔襲。越接近目標,路越陡峭。山路十八彎,都知道進山的路不好走。可是藝術家們沒想到大巴會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經過斷臂懸崖,彎很急,尤其是下雨的路上特別溼滑,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好在終於雨過天晴,當地生命力頑強、象徵幸福吉祥的野花格桑花,熱烈地開放在路邊,張開美麗的笑臉歡迎從天津遠道而來的客人。

天津市16個區對甘肅省25個國家級貧困縣進行對口幫扶,北辰區對口幫扶的是慶陽市華池縣。慶陽是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革命歷史悠久,是紅軍早期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保存有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8孔窯洞裏,分別爲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勳辦公室、住室、警衛班戰士住室和伙房。政府保衛隊駐于山頂,有窯洞9孔,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佈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雙方共贏發展的重要載體。北辰區委、區政府按照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要求,充分發揮人才、醫療、教育、文化、產業等優勢,不斷拓展幫扶領域,深化幹部羣衆交流交融,在對口幫扶、援建項目、發展互動等方面下更大力量,擔起對口幫扶的責任,爭做扶貧攻堅“帶頭人”,精準發力,與慶陽市、華池縣共同奏響兩地三方一家親的新樂章。

對口幫扶工作把兩地人民的心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文化如雨,潤物無聲。

文藝是時代的鏡子,文化是溝通的紐帶,是交流的橋樑。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主動進位擔當,自覺扛起對口支援的文化大旗,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響應文化和旅遊部“春雨工程”的號召,9月12日至19日,2018年“‘春雨工程’天津甘肅手拉手——北辰區文化志願者老區華池行”活動走進甘肅省慶陽市,開展爲期8天的志願服務活動。北辰文化志願者團隊奔赴華池縣柔遠鎮、五蛟鎮、悅樂鎮、林鎮鄉等地,藝術家們帶着天津北辰80萬人民的熱情問候和深情厚誼,滿懷對革命老區的崇敬之情,不遠千里,不畏行路難,通過大舞臺、大展臺等載體,送去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和書畫展覽,將“文化春雨”帶給淳樸的老區人民。

書畫傳情誼,兩地攜手“中國夢”。不顧舟車勞頓,到達目的地後藝術家馬不停蹄日夜籌備。9月13日至17日,由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政府、華池縣人民政府主辦,天津市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中共華池縣委宣傳部、華池縣文化廣播影視局承辦的2018年“天津甘肅手拉手”北辰區文化志願者老區華池行大展臺暨“北辰華池現代民間繪畫展”在華池體育館開幕。展覽展出了北辰現代民間繪畫的優秀作品共計138幅,華池當地優秀書畫作品50餘幅。華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添翼,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王鳳林等和兩地參展藝術家出席了開幕式。華池縣委常委、副縣長潘東在開幕式上致辭。書畫大展臺作爲此次“春雨工程”的活動之一,以現代民間繪畫爲載體,通過舉辦展覽、研討、筆會等多種方式,爲北辰與華池書畫界提供了攜手共創、互相借鑑的平臺。色彩斑斕的現代民間繪畫,在兩地的文化交流與發展中大放異彩。開幕式結束後,兩地領導及嘉賓參觀展覽。北辰、華池的書畫藝術家還在展覽現場揮毫潑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沈憲民等書畫家的作品深受羣衆喜愛,他們埋頭爲老區羣衆寫字畫畫,以創作詮釋兩地深厚的文化情誼。

不遠千里萬里,送文化送藝術。胸中有大義、心裏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以飽滿的熱情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已成爲廣大藝術工作者的共識,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和文化和旅遊部關於開展文化志願服務工作的要求。

大舞臺搭起來,藝術家登上舞臺傾情獻藝。9月13日,“北辰區文化志願者革命老區華池行”文藝大舞臺展演在柔遠鎮體育廣場拉開了首場演出的序幕。由北辰區文廣局牽頭組成的本次華池行北辰文化志願者團隊攜手華池縣的文藝工作者,爲當地觀衆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此番北辰文化志願者來到華池縣演出的消息在當地引發極大關注,演出現場早早就坐滿了觀衆。

高水平演出展現了天津北辰文藝工作者的風采。第一場演出在舞蹈《張燈結綵》中拉開大幕,男聲獨唱《敢問路在何方》《母親》《你就是太陽你就是霞光》、女聲獨唱《曙色》《我的祖國》、魔術、變臉、雜技《柔術》《蹬技》、薩克斯獨奏《真情難忘》等來自天津的節目,給老區人民帶來了歡樂和高水平的藝術享受。舞蹈《邊區支前忙》、秦腔聯唱《斬單童》選段、《花木蘭》選段、《轅門二帳》選段等華池縣文藝工作者表演的節目,展現了慶陽獨特的藝術魅力,不僅見證了兩地人民真摯的友誼,更加深了北辰與華池縣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

9月14日至17日,北辰文化志願者團隊又分別在柔遠鎮、五蛟鎮、林鎮鄉展演4場,受到當地羣衆的熱烈歡迎,累計觀看人數近4萬人。此次北辰文化志願者隊伍集結了天津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虎鳴、張成喜、江勝勇,天津雜技團國家一級演員韓志強等衆多名家大腕,以及“津門利劍藝術團”的優秀演員,爲華池百姓帶來一場場“文化春雨”。

在幾天的演出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小故事:在五蛟鎮文化廣場的大舞臺演出結束後,現場一位老大爺久久不願離去,拉住北辰作曲家的手,熱情攀談。老大爺今年已經84歲高齡,聽說天津的藝術家到鎮上來演出,他拎着馬紮裹着大衣,走了六、七里的山路來到演出現場。大爺說:“這是我第一次在家門口看到這麼精彩的文藝節目,高興得很。”得知著名薩克斯演奏家江勝勇也來到華池演出,當地三位薩克斯愛好者便來到後臺向江勝勇請教。江勝勇不辭辛苦,利用演出間歇,多次對他們的演奏技法進行指導和點撥,使他們受益匪淺。演出期間有兩天時間在下雨,但現場觀衆冒雨觀看的熱情絲毫不減,有的打着傘,有的穿着雨衣,廣場上都站滿了人,也讓藝術家們特別感動。藝術家的真情奉獻就像文化的種子播撒在老區,老區羣衆的真情就像紐帶,連接起兩地。

活動期間,志願者團隊還來到華池縣文廣局開展調研。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天津音樂家協會理事王曉波對當地音樂愛好者和縣劇團進行了音樂創作方面的輔導,一衆名家從聲樂、器樂、書法、繪畫等方面與當地文化骨幹進行了詳細的業務交流,深入探討了兩地後續在文化方面的合作,並邀請當地文藝骨幹參加北辰區舉辦的各類區域交流活動。此次“北辰文化志願者革命老區華池行”活動旨在通過對貧困地區的文化幫扶,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讓文化成爲精準扶貧的催化劑、加速器,通過搭建北辰華池兩地文化幫扶與交流平臺,拓寬文化幫扶和文化援助渠道,構建長效工作機制,促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豐富當地基層羣衆文化生活,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春雨”到春城,“春雨”到邊疆。爲進一步提升天津市北辰區和對口支援地區的文化交流,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組織文化志願者多次赴新疆和田地區、雲南昆明官渡等地,開展“文化志願者邊疆行”,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少數民族地區羣衆的熱烈歡迎。北辰志願者服務當仁不讓領先全國。兩年來文藝精品輸出到祖國各地,文化產品走出國門,樹立了嶄新的北辰文化自信。

伴隨着“春雨工程”,“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讓自己的心永遠隨着人民的心而跳動”,助推當地加快發展,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使當地羣衆的生活越來越美好,藝術家和廣大文化工作者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光榮神聖的使命。他們始終在路上,在通往藝術、通往人民心中的路上,永不停歇。

獲取更多資訊及精彩閱讀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公共文化空中大課堂”微信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