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至17日,由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民間戲曲藝術委員會、安徽合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安徽長豐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長豐縣廬劇團承辦的“中華頌·長豐杯”第九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在安徽合肥舉行。

作爲我國民間戲曲、曲藝作品展示、交流、打磨和提升的重要平臺,“中華頌”已經成爲我國民間藝術的品牌活動。9年間,通過這一平臺,民間小戲、小品、曲藝創作成果不斷湧現,它植根於民間沃土,也在回饋民間的過程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生機與活力。

激發優秀傳統文化活力

一曲溫州鼓詞訴說錦繡中華,一段快板直指文藝創作誤區,一出川劇勾勒不朽的民族魂……在本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的舞臺上,從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報送的280餘個劇目中脫穎而出的41部優秀作品悉數登臺,包括地域特色鮮明的廬劇、滇劇、正字戲、銅山叮叮腔等,爲現場觀衆獻上了傳統藝術的視覺盛宴。

周姑戲是流傳於山東的地方劇種,距今已有200餘年歷史。受多種因素影響,周姑戲一度式微。2013年,山東臨朐縣文化館館長盧媛媛第一次帶着小品參加“中華頌”活動時,看到很多與周姑戲類似的稀有劇種,便萌生了重新推出周姑戲的念頭。近年來,山東臨朐縣文化館通過搶救性記錄和非遺進校園等活動加快對周姑戲保護與傳承的步伐。“去年我們第一次帶着周姑戲來展演,不僅收穫了改進意見,還陸續收到了多個平臺的演出邀請。”盧媛媛介紹,今年帶來的周姑戲《報喜鳥》將現代藝術手段和傳統藝術相結合,同時融入了沂蒙山小調等地方元素,“可以說,周姑戲就是通過‘中華頌’的舞臺成長起來的。”

地方小戲的激活不只是一個劇種的涅槃,而是整個戲曲生態的蛻變。楚劇《推車趕會》表演者、湖北省實驗楚劇團演員劉依玲告訴記者,儘管她對一些地方戲瞭解有限,但其他劇種的表演、唱腔等都能爲其表演提供養分,因爲“戲曲都是相通的”。

作品展演與專家點評緊密結合

不同於單一的交流展演活動,“中華頌”的一大魅力在於把作品展演和專家點評緊密結合,爲文藝精品的打磨和提升提供廣闊平臺。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展演期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委員會委員、中華曲藝學會名譽會長常祥霖面向文藝工作者開展了文藝講座,並給出了文藝創作建議。

不僅如此,每場展演結束後,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錶演藝術家李文啓,安徽省徽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丹紅等專家評委還從演員、導演、劇本、舞美等多個角度對參演隊伍進行逐一點評。作爲參展團隊最期待的部分,點評環節往往長達一個小時。對此,李文啓表示,文藝創作是漫長的過程,需要詳細梳理、反覆雕琢,才能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山歌劇《古朗花香》編劇、廣西南寧市羣藝館原館長李凱從事羣文創作數十年。對他而言,平時的創作理念來自於感性認識,而專家的講解可以從理性角度幫助創作者明晰創作規範。

面向基層 服務大衆

舞臺上異彩紛呈,劇場外同樣風光無限。在本屆大展期間,來自各地的參展團隊攜手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小鋒、二度梅花獎獲得者陳巧如,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傅希如等戲曲名家走進長豐縣各鄉鎮,開展了8場“中華頌”鄉村公益行活動,讓民間小戲小品曲藝創作的最新成果惠及基層百姓。

在長豐縣楊廟鎮馬郢村舉行的首場公益活動中,來自合肥市的70歲戲曲愛好者邵羚生與著名戲曲主持人白燕升合作了一曲黃梅戲《海灘別》。就在去年,邵羚生到馬郢村開辦起戲曲培訓班,除了每週末的戲曲教學,寒暑假期間她還在馬郢村駐點,給鄉村帶來源源不斷的戲曲之聲。對此,馬郢村村主任陶峯說:“城裏有的文化大餐,我們現在也能享受。”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馬郢村不是個例。近年來,隨着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廣泛開展,民間戲曲藝術作爲其重要載體,在廣袤大地上生根發芽。僅就本次參展的長豐縣廬劇團而言,每年通過“送戲進萬村”活動,該劇團把包括廬劇傳統戲《秦雪梅觀畫》在內的近400場演出送至長豐縣的田間地頭,讓人民羣衆共享文化成果。

“‘面向基層,服務大衆’是‘中華頌’的一大宗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戲曲藝術委員會主任傅實說:“民間戲曲藝術就是從泥土裏生長出來的,自然也要回饋和滋養人民。”

獲取更多資訊及精彩閱讀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公共文化空中大課堂”微信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