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車是民警日常工作中最親密的“夥伴”

它,載着我們第一時間趕赴警情現場,處置突發事件;

它,載着我們圍追堵截嫌疑車輛,助力破案打處;

它,載着我們穿梭在大街小巷,守衛一方平安;

它,載着我們走進千家萬戶,拉近警民距離……

改革開放40週年

從初期的自行車

到今天不同功能的警務用車

警車的升級換代

見證着亭湖公安工作的發展變遷

我們與警車之間的故事

就從這一張張照片說起…

看,警車更替變遷

腳蹬時代

從70年代起,那時候亭湖公安的廣大民警們大多是走路去辦案,條件好一點的單位,會給民警配發一輛自行車。不管是調解糾紛還是下社區走訪,甚至是抓捕犯罪嫌疑人,民警蹬上自行車就走,單騎馳騁,使命必達。

摩托時代

70年代末開始,亭湖公安的辦案車輛陸續從腳蹬的自行車升級換代爲機械化的摩托車。80年代中後期,警用三輪摩托車開始推廣,也許你對“長江750”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一定對“侉子車”、“大斗篷”耳熟能詳。在警務實戰中,這些帶斗篷的摩托車憑藉着身型小、耐用性強、機動性高的特點,成爲巡防和派出所民警心目中最得力的助手。

四輪時代

90年中期,亭湖分局開始配備多種車型的警車。隨着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桑塔納轎車、麪包車、越野車等這些真正意義上的警車被大批量充實到基層一線,有效緩解了基層用車緊張的問題,開車接處警、巡邏、辦案成了警務工作常態。

信息時代

進入21世紀,警車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警務指揮車、特警車、裝備車、社區警務車、警務電動自行車等不同功能的警車在各個領域“各顯神能”,各種高科技、智能化裝備也被廣泛應用到警車上,警車不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它正成爲助力公安實戰的“利器”。

打擊犯罪

維護社會治安穩定

警車們可謂功不可沒噢

警車的40年變遷史

折射出的不僅是公安隊伍正規化

警務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

更是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

提醒│刷單被騙?!一文帶你看清刷單“套路”

騙子演雙簧,蜀黍盯案不放終擒獲!

梳源頭、清隱患,保民平安不停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