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弘一大師改過十訓】| 教你做個“虛心”之人

緣 起

1933年新春伊始,弘一法師在廈門妙釋寺作《改過實驗談》一講。新的一年,對其他人來講是萬象更新,而對弘一法師而言,則是“改過自新”,他總結了十大改過遷善之法,這是弘一法師在他五十年的人生中間,學道總結出來的聖賢之道。

“餘五十年來改過遷善之事,其事甚多,不可勝舉。今且舉十條爲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與諸君言之。”

大家想要改變自己

想讓自己在性格方面

在爲人處世方面做的更好

卻常常苦於找不到

切實可行的方法

畫作:丁小芳《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改過十訓

即是我們改正自己

最切實可行的下手處

我們應該把這十條教誡

作爲做人生路上的基本準則

並且時常用這十條教誡

來鞭策自己、檢驗自己

“一日三省吾身”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常照己身、修正己身

改變自己

就請從“改過十訓”開始

弘一大師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高僧之一。他曾提出“改過十訓”的經典之說。

改過十訓

1、虛心2、慎獨

3、寬厚4、喫虧

5、寡言6、不說人過

7、不文己過   8、不覆己過

9、聞謗不辯   10、不嗔

一、虛 心

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過,更何論改?但古聖賢則不然。今舉數例:孔子日:“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日:“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蘧伯玉 爲當時之賢人,彼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爲?”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聖賢尚如此虛心,我等可以貢高自滿乎!

如果心是滿的,就進不了其他的東西,必須得虛心。不虛心的話,我們學別的東西學不進去,只能看到別人的缺點和問題,我們往往會單純的用自己心裏面堆滿的問題,去觀照別人。

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

一天他們駕車去了晉國

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

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

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着地上說

“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

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

“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

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

便問:“你叫什麼?幾歲了?”

孩子說

“我叫項橐( tuó),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

“項橐7歲懂禮

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論語 • 述而》

德,人品也

學,實踐也

兩者相輔相成

通過不斷地自悟

形成自己的行爲準則

在聽到了有道理的話後

知道了自己有做的不好的

不對的地方時

不改、不見賢思齊

這纔是最可怕的事啊

所以孔子想要告訴我們的

即是虛心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

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

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

運用著名的啓發談話

啓迪青年智慧

每當人們讚歎他的學識淵博

智慧超羣之時

他總謙遜地說

“我唯一知道的,

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爲“力學之父”的牛頓

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

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

建立了二項定理

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

創立了微積分學

開闢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

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

偉大科學家

然而生活中他十分地虛心

對於自己的成功

他說出了那句至理名言

“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

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緣故”

我們要學習古聖先賢的“虛心”

並且虛心地求學、虛心地生活

不應自以爲是

更不要因爲自己取得的一點點成績

而沾沾自喜、看不起別人

從而把他人的告誡、建議、提點等

當做耳邊風

茫茫人海中

總有一山更比一山高

沒有人能夠達到絕對的巔峯

唯一能不斷保鮮自身優勢的

只有不斷地向優秀的人學習

借人之智,修善己身

切不可固步自封

更要時刻抱着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心態

向他人虛心學習、虛心請教

留言互動

感悟

您怎樣理解弘一法師所說的“虛心”?

分享

日常生活中,您是怎麼實踐“虛心”法門的?歡迎說出您的故事!

編輯 | 伊豆

圖片 | 丁小芳、谷文浩、網絡

責編 | 慧弘

點擊閱讀原文,預約放生法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