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是古代皇宮裏常有的一個職位,這個職位不可或缺,因爲皇室的生活起居都離不開她們。女官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的,它對於任職者還有所要求,一般女官不僅僅是長相清秀要看得過眼,而且往往還是出身名門的德才兼備的女子。

  皇宮裏最不缺的就是像這樣優秀的女子,或者說,皇宮裏最不缺的就是女子。後宮佳麗三千,皇帝坐擁妃子無數,古代又是一夫多妻制,古代的皇帝卻是最是幸福。皇帝不僅有女人,還手握實權,這種權利往往會讓人迷失自我,皇帝也因此會變得貪得無厭,歷代皇帝大多如此,舉個例子說:洪秀全。

  洪秀全是農民出生,不過他在成爲皇帝以後就暴露他好色的本性,爲了滿足自己他花了大量的人力物資去民間搜刮了許多女人組成了他的後宮。他的後宮到底有多少女人呢?據說多到他自己也數不清了。而且有傳言洪秀全從來不會去記自己的女人的名字,大概是太多了記不住,所以他給他後宮的每個女人都都發了一個號碼牌,然後這個號碼牌就成了她們的身份證了,他也就可以憑此去認他那些後宮三千。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這樣花心的啦,還是有皇帝雖然有很多的後宮嬪妃,但他對自己的皇后卻很是癡情,一心一意從不花心。最著名的一個癡情皇帝就是明朝的孝宗皇帝。

  孝宗皇帝呢,是一個非常開明的皇帝,當然同時,他也有着自己的雄心壯志,不過在佔了這些優點以後,相應的,孝宗皇帝對於男女之情就沒有什麼了。所以當孝宗皇帝娶了張皇后以後,就沒有心思去關心其他的妃子,而是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朝政和國家大事上。這樣一來,孝宗皇帝沒有擴大後宮的想法,他和皇后的感情就更好了。明朝學者朱國楨對於孝宗皇帝的評價也非常高,他認爲一直到明朝以來的所有皇帝,能擔得起“賢明”二字的,也只有秦始皇和孝宗而已。

  不僅是朱國禎,清朝學者在請假歷代皇帝時,對明朝皇帝都頗有微詞,卻獨獨是孝宗皇帝的評價很不錯。清朝的學者當然不可能冒着觸犯聖上的風險奉承明朝皇帝,可是在這種情況孝宗皇帝依然可以得到他們這樣公正的評價,也許不是讚美但總的來說可以證明孝宗皇帝即使是從客觀角度,也確實是一位品德兼優的好皇帝。歷史學家也表示說明孝宗是一個儒學治國的典範,爲人寬容體恤,修身治國,雖然明孝宗在位的時間不算長但真的是一個難得的明君。

  明孝宗難得就難得在他有幾個優點是很多皇帝比不上的。第一點明孝宗不是一個只關注於朝政國事的皇帝,他還有極高的藝術天賦,同時他也很會平衡國家和興趣愛好兩件事,可以兼顧兩者。第二點就是明孝宗對於法律的修繕也很出色,他明令禁止奢侈開銷,任用官員,還給百姓減輕賦稅,在軍事上爲了抵禦蠻夷修建了長城,這些都是他爲法律作出的貢獻。

  最後一點,也是極爲重要的一個方面,大臣求着皇帝納妃,但是明孝宗卻對婚姻制度有了新的想法。他提倡一夫一妻制,推翻了古代傳統的一夫多妻制觀念,對於大臣納妃的提議置之不理,只想着和張皇后好好過日子。這個想法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超前,也是難以被人理解的。

  明孝宗一生唯一的缺憾就是活的太短了,在位不過十幾年,最可惜的是他死不是因爲別的原因,竟是因爲太醫開錯了藥才導致了他的死亡。我們可以想象,明孝宗這樣一位優秀的明君如果在位再久一點,明朝應該會存活的更長久,也會發展的更好。

  文/禾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