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球乒乓球運動技術名詞。是近臺還擊下旋球的一種技術。種類較多,根據擊球時間、落點和旋轉的不同,分快搓、慢搓、轉與不轉搓球、側旋搓球等。一般在左半臺使用較多。動作要點是:球拍在體前,擊球時,上臂前伸,拍面稍後仰,利用上臂前伸和旋外的力量,將球拍向前下方送出,在來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中下部。特點是動作小,弧線低,落點活,旋轉變化多等,可以牽制對方的攻勢,併爲搶攻或搶拉創造機會。僅僅從搓球,就能直接反映出你的整體技術水平,對旋轉的理解、對落點的控制等等。

如果搓球不過關,實戰很容易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反之,有一手過硬的搓球,在同級別球友中,就佔很大的便宜了。業餘高手憑藉一手“鐵搓”便可退敵過半,這並不是扯淡。

先不說搓球動作的好與壞,一些看似基本卻非常關鍵的細節,卻有太多人沒有做到。

肘沉下去,前臂和檯面平行

業餘挺着肚子搓球的絕不在少數,那麼,正確的應該是怎樣呢?

記住:把身體重心壓下來,身體前傾,讓肘沉下去,從而保證前臂和檯面平行。否則,你的肘在那頂着,純粹給自己找不自在:動作別扭,無法發力。

肘部保持相對固定

有球友問:爲什麼搓球總下網?

答案是:發力不向前,且發力不集中,所以對方只要發強旋轉,就無法抵消對方發球的旋轉,自然就下網(或出界)了。而之所以發力不集中,恰恰是因爲肘不固定,搓球時肘部總是在那“晃”,把力量都卸掉了。

擊球點離身體要近

乒乓球的每項技術和步法都是分不開的,搓球也是。

如果搓球是擊球點離身體過遠,也就是業餘特別常見的伸着胳膊撅着屁股往前夠着去搓球,那麼會造成兩個問題:一是發力不集中,二是控球能力下降。所以,要想搓球有質量,即搓出旋轉,而且搓出落點,那麼就把重心壓下來,腳步動起來,使擊球點離身體更近一些。

點擊"閱讀全文"讓生活更精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