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古至今,有着根深蒂固的木头情结。

  木头材质的温润性,合乎了文雅从容,含而不露;

  木头纹理的沉稳,应和了内敛大气,华而不奢。

  故中国人对于玩木头,有着乐此不疲地兴趣和喜爱。

  近年来的拍卖中,明式家具备受藏家青睐,屡屡拍出天价,成为收藏首选。

  喜欢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手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盘玩手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木雕也成为了家居会所软装标配。

  “木头人”晴天:一直在努力“变笨”

  90后的小姑娘晴天,来自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福建仙游。小时候伙伴们的玩具都是洋娃娃,她的玩具都是各种各样的木头。外型娇小可爱,做起事来却是十足的一个女汉子。

  三年前放弃上海的白领工作,帮父辈经营着一家红木家具木雕厂。曾创造年销千万的崖柏木雕业绩,在当地颇有名气。

  “木器是带有一种手工制作的气息,总给我们一种很舒服自然的亲切感。不像工业化的物品,带有一种冷漠感。”在红木圈摸打滚爬的这几年,晴天对木头有更深的感悟。

  这些年,在同行眼里,她是“越变越笨”。

  厂里创作生产了很多精美的家具、木雕、木器,“德心盈手”是她最喜欢之一。

  给木器附上美好寓意, 是古人的生活智慧。

  “德心盈手”名字取自老子《道德经》。

  德从心修,无为而求,内修清净,

  寡欲无争,外修天道,真气除煞,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盈,满也。

  德心满乎于手,祈君才德兼备。

  又曰:得心应手,诸事顺利。

  第一次看到“德心盈手”的人都会很惊奇:

  里面那个珠子是怎么放进去的呢?

  有人怀疑它是砸开又拼接的,也有的说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把中间的珠子硬塞进去的。

  好玩有趣,是每个人看到德心盈手的第一感觉。

  可以按摩手心手背、锻炼手指灵活度。对于现在整天玩手机的人来说,盘玩德心盈手也是一种放松。

  德心盈手创意源自偶然的一个灵感,用特制的刀具,整料一体挖制,而不是大家猜测的拼接发、挤压法。

  看着简单,但是当地成千上万的木工师傅,能把德心盈手做好的的只有一人。

  晴天找过很多师傅,一听来意就纷纷拒绝,都说难度太大做不了。

  很多师傅笑她笨:你做这么麻烦的小东西,能赚钱吗?

  最终在晴天软磨硬泡下,有个老师傅答应试试。这个有30多年木工经验的老师傅,制作这款从没见过的新产品时,手指不小心割破好几次,打样20多次才成功。

  取材选用印度小叶紫檀老料,只有去除心材的二膘料,才能做出品相完美的德心盈手。要选取出好的二膘料,必须用大口径老料。料越大越贵,原料取材率很低,成品报废率又极高。

  卖小叶紫檀原料的商家笑她笨:你干嘛买这么好的大口径料?随便用便宜的小料客户也不知道!

  每个德心盈手需要经过12种特殊刀具车制,9道纯手工打磨,才有这样圆润的器型,光滑的手感。

  师傅“好心地”给她出谋划策:打磨3遍就可以,然后把中间的珠子做小点降低工艺难度,这成本不就降下来了吗?

  这种纯手工、高要求、吃力不讨好的事,很多精明的人都不愿意去做,晴天却“笨笨地”把它做好了。

  产品无小事,这是一个红木家具产品人很难得的品质。

  也是很多红木行业老板和手艺人所缺失的:做小事的耐心和远见

  小事成就大事,要想做成大事,就先沉下心来把小事做好。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晴天和她的红木理想国。

  我们一直寻找的,

  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

  我们总是东张西望,

  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

  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柏拉图《理想国》

  红木家具、木器和木雕是很美的东西,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最好的文化和手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老祖先留给全世界的财富。

  但是身在这个行业,晴天却看到很多丑陋的事。

  对于现在许多厂家来说,衡量一个产品的好坏,是这个产品为他赚了多少钱。

  他们不管文化和手艺的传承。很多红木家具、木雕手工艺品都出现了材料虚假、器型丑陋、工艺粗糙、文化缺失的现象。

  劣质粗糙的东西,不仅挤压着用心做产品的生产者和手艺人的生存空间,还浪费宝贵的红木原料资源。

  “这是一种犯罪!”,晴天激动道。

  从大到红木家具,小到木雕手把件。她希望,通过自己对团队的打磨,坚持做有品味、有温度的好家具、好木器、好木雕,能对整个行业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一束光终究无法点亮一座城,但是会照亮路人前进的方向。

  “这条路很难走,但是自己会坚持下去的。”晴天目光坚毅的说。

  晴天很执着热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