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记者 李 扬

在潼南区桂林街道观音村,一小竹林旁的平楼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走近一看,是铁匠卿少全正在“溜錾子”。只见他左手夹通红的錾子,右手拎小锤击打,回炉、击打、淬火一气呵成,最后再仔细辨认錾子颜色,卿少全说“成了”,然后交给顾客。全程不过10分钟,动作自然协调,毫不拖泥带水。

卿少全家住桂林街道观音村7组,铁匠铺就设在离家10米的小平房里。从小身体不是很好的卿少全坚守自己的行当40余年,练就一身“铁骨”,还炼成一颗乐观的心。“我还是个小娃儿的时候看见别人打铁就特别来劲。”卿师傅回忆道,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技术精湛的铁匠。当地的社办企业给了他这个机会,卿少全16岁正式加入了社办企业学习“打铁”,这一打,就是一辈子。

“打了一辈子的铁,还是小有名气的,上门定制铁货的人不少。”卿师傅对于自己的成绩很自豪。在谈到对打铁的看法时,他的心情有些低落了。以前铁制品多以农耕所需的锄、耙、镢、锹、镰、钉、刀等为主,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耕被现代科技取代,现在定制农用地铁器的非常少。“以前收了4个徒弟,现在全部都转行了,这门手艺我估计是很难再传下去了。”卿师傅告诉记者,因为铁器的需求量逐年减少,徒弟们“打铁”养家糊口都成困难了,整个城区也就只有卿师傅一直坚守着。

卿师傅的右眼因幼年感染治疗不及时,到2007年无法治愈而摘除。伴随着的还有肠道疾病,营养吸收较困难,身体比普通人弱。但卿师傅对打铁很执着,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铺子都照常运转着。

“卿师傅,我来取錾子。”赵先生老早就知道这里有铁匠铺,今天过来是取昨天带来修补缺口的18根錾子。赵先生说:“现在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铁匠,认识的好多铁匠都没做这行了。卿师傅技术好,比其他地方‘溜’的錾子‘经打’,而且价格还实惠,这些年打废的錾子都在这里溜。”赵先生边说边抱起那困“溜”好的錾子。

傍晚7点,夜幕笼罩了整个城市,小竹林里叮叮当当的铁器敲打声渐渐被小孩的嬉戏声取代。

潼南台 李 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