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偷襲美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爲了搶奪美國勢力範圍內的資源。因爲在中國找不到大油田,只有打敗美國纔有可能掠奪東南亞的石油資源支持戰爭。

但奇怪的是,我們今天所知的很多中國大油田當時都位於淪陷區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慶油田。那麼日本鬼子佔領中國東北後爲什麼沒有發現後來的大慶油田呢?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石油領域有一條“金科玉律”:石油形成以海相沉積爲主,而中國大陸基本上都是陸相沉積。所以“中國貧油論”幾乎是當時全球石油界的基本共識。

日本民族的特點就是細節問題能做到精緻無比,但卻很少能做到真正的理論創新。當“中國貧油論”興起後,奉行“脫亞入歐”的日本學界主流幾乎是毫無考慮地便接受了這套理論。

因爲認定“中國貧油”的觀念,所以日本人幾乎就沒想過在中國尋找大油田。少數還算有些腦子的日本人雖然試着尋找中國的大油田,但都因爲缺乏有力的支持和堅定的信念而放棄。

而新中國先驅們之所以能發現大慶油田,原因總結起來就是兩句話:一,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二,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