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鼎

它是警队里的大明星

是公安部表彰的“功勋犬”

它有个霸气的名字,叫猎豹

其实,它是一条纯种德国牧羊犬

现服役于保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

警犬训导员是一个神秘的职业

警犬“猎豹”的训导员

名字叫魏昌舜,是个80后

自2013年10月3日踏进公安部南昌警犬训练基地

小魏便从当初简单的喜爱警犬,进入了角色

成为公安部表彰的“警犬技术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1月26日

已七个月大的“猎豹”从南昌警犬基地

来到山城保康

天性桀骜不驯的它,十分不安份

这不,刚到保康第二天

“猎豹”就给魏昌舜来了个下马威

那天早上,小魏正准备牵它去散步

可它死活不挪步

小魏用力扯了一下狗绳

这可惹怒了“猎豹”

它朝准小魏的小腿,就是一口

这不听话,咋训?

小魏和它套起了近乎

每天早上,小魏先是扫狗笼,再给它梳毛

接着又是喂好吃的

每天晚上,等它睡着了再回去

生病时,牵着它去医院……

真心换来了真心,两个星期后

小魏走进了“猎豹”心中。

接下来,就是训练了,先从简单的开始

小魏大声喊道:“坐”

猎豹呆呆地望着他,眼睛里写满了不解

小魏用手按住“猎豹”的屁股,帮它坐下

坐好后,小魏给了它半截火腿肠

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猎豹”才按指令,做到卧、立、坐……

最难的就是“寻迹”了!

小魏找来同事小王

让他站在猎豹身边,猎豹嗅了嗅

随后,小王躲进了100米外的屋内

猎豹很快找到了他

距离慢慢拉长

最后,只要地上有味

猎豹就能一直跟着气味走

警犬对训导员来说是忠实的伙伴

无言的战友

但也是办案的工具

警犬的品质好坏?喂养科学与否?

训练强度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今后警犬在实战中能否发挥最大效能

因此,在训练“猎豹”期间

魏昌舜不但严格要求“猎豹”

而且也高标准要求自己

在训练中,为提高“猎豹”的体能

小魏经常带着“猎豹”在荆棘丛生的丘陵上

来回奔跑

脚上磨出了疱,仍坚持不懈

为了提高“猎豹”在农村复杂环境下工作能力

他专门布线到城乡结合部,实施追踪训练

训犬中,小魏被“猎豹”咬伤、挂伤更是家常便饭

正是经过刻苦训练

使警犬“猎豹”只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六个月的学习任务,正式上岗

2014年2月24日一大早

村民老王提着一袋子新鲜肉

专程来到保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

找到了警犬训导员魏昌舜

说要好好犒劳一下“猎豹”

这肉就是给它的酬谢

原来,在头一天晚上

“猎豹”忙了一夜

帮老王找回了走失的3头黄牛

老王今年68岁

家住保康县城关镇三溪沟村一组

那天傍晚,老王一时疏忽,忘了关牛圈门

自家喂养的3头黄牛一下子全走丢了

要是找不回来,损失至少两万元

老王在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

保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求助

了解情况后

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汤天勇

立即安排魏昌舜带领“猎豹”全力搜寻黄牛

在牛圈附近

魏昌舜以地面附属的黄牛气味为嗅源

迅速让“猎豹”由南向北展开追踪

由于刚刚下过零星小雨

嗅源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给搜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但通过训导员的反复尝试

当搜索至离老王家一里地开外的河岸附近时

“猎豹”一个劲地摇着尾巴显示出兴奋状

见此状况,魏昌舜放长了牵引带

让“猎豹”自由沿河岸追踪

再次追踪五百米后

民警发现了走丢的3头黄牛

找回三头大黄牛后

“猎豹”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

2014年3月的一个下午

保康县城关镇广大市场单元楼住户云某回家时

发现有两名男子站在他家门口

正试图撬门入室盗窃

云某当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文某

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

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逃离现场时

被追赶的群众扯下身上所穿的上衣

保康刑警大队出警后

犯罪嫌疑人的这件上衣作为证据被保存下来

这之后,警方对文某进行审讯

但他说自己不清楚同伙的真实身份

只知道其外号叫“矮子”。

经侦查

保康警方确定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是姚某

遂将其列为网上逃犯

2015年2月26日

保康县刑警大队在谷城火车站

成功抓获涉嫌盗窃的姚某

可是,姚某拒不承认自己在保康盗窃作案

也不承认认识文某,案件陷入僵局

魏昌舜以现场提取衣服感染气味为嗅源

以姚某所穿衣服感染气味为所求物

又找来其他5个人的衣服作为配物

让“猎豹”进行了三轮鉴别

结果,“猎豹”对姚某所穿衣服感染气味

有明显反应

这一鉴别结果坚定了办案人员信心

更为突破姚某心理防线打下基础

当天,姚某如实交代了

自己伙同文某盗窃的犯罪事实

2015年3月的一个中午

魏昌舜正在训练“猎豹”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电话中传来指令:

一名驾驶红色摩托车的年轻男子

正从后坪向城关逃窜

请速带警犬与民警许祖波联系

在路上设卡堵截……

下午3时许,魏昌舜带着“猎豹”来到温泉路口,与正在设卡的其他民警会合。原来,当天中午,后坪镇民警巡逻至该镇一摩托车维修点时,发现一名维修摩托车的青年男子行迹可疑,正欲上前询问,该男子立即发动摩托车向城关镇方向逃窜。

10多分钟过后,一辆红色摩托车向民警设置的临时卡点驶来,看到民警之后就开始加速。民警立马带着“猎豹”追赶,驾驶摩托车的青年男子见状弃车向路边山林中跑去。

警车停在了摩托车旁,魏昌舜用手指了指逃跑的青年男子,拍拍“猎豹”的前胸说:“袭”。“猎豹”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将青年男子按倒在地。

这名男子叫胡某,是钟祥市胡集镇人。当天,他骑着两轮摩托车从胡集镇赶到后坪镇,以购物找零的方式用假币骗取农户真币800元。

今年6月, “猎豹”再立新功。

6月24日早上7点,家住保康县店垭镇格兰坪村的邓某发现患有自闭症的妻子徐某离家不知去向。

四处寻找无果后,于6月26日12时来到所辖店垭派出所求助。了解情况后,民警一边安抚邓某情绪,一边上报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请求出动警犬协助搜寻。刑警快速反应,当即安排警犬训导员魏昌舜带警犬“猎豹”赶赴店垭全力搜寻。

在邓某家附近,训导员魏昌舜以走失人员徐某衣服气味为嗅源,迅速驱使警犬“猎豹”沿周边山林追踪。

当搜寻4公里至老涯山路段时,警犬“猎豹”突然吠叫示警。

见此状况,训导员魏昌舜放长牵引带,让警犬自由沿山林追踪。

当再次追踪100米后,民警在一草丛边发现了躺卧在地的徐某。

一匹千里马,必须有伯乐的发掘和培养,才能成为真正的千里马。

一条警犬,要成为优秀的工作犬,也需要训导员的帮助和鼓励。

魏昌舜与警犬“猎豹”的合力,正绽放着不一样的风采,足以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THE END

2018年,国内新媒体圈个个都在唱衰,表示红利期已过,然而保康的新媒体却在今年成爆喷趋势,人人都是自媒体,层出不穷的各色自媒体陆续涌出。其中有一个叫“文化保康”的公众号,坚持精品内容原创日更,引起了包括小编在内的广大网友的关注。出于对“文化保康”的好奇,小编联系到了王承鼎。

王承鼎:“创办《文化保康》微信公众号乃一种文化自觉,乃一份文化自信。”

王承鼎,70后,匠人之后

县委宣传部一名干部

立志做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

以文会友,学写字,学写文章

学摄影,学篆刻,学画画以球会友,作一个民间乒乓球高手他说:

创办《文化保康》微信公众号,纯属对文学的热爱

创办《文化保康》微信公众号

乃一种文化自觉,乃一份文化自信

自觉 +自信

以下撷取自《文化保康》公众号

14年前的4月,博客成为时髦的记事工具,为了倒逼我的新闻写作,我开设了博客,博客取《菜根谭》“视听感思,皆需冷静”之意,命名为《王承鼎视听感思录》。14年来,我勤于笔耕,共发表新闻作品3346篇,写作随笔散文365篇。新闻作品多是见诸报端的文字,最辉煌的纪录是《湖北日报》一年用稿98篇,写得最多的一年发表新闻作品268篇。对于散文随笔,都是率性而为,不少文章被一些文友转发或摘录。2012年,我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后,有不少朋友告诫我,不要在网上发表私人言论,以免被有心人断章取义或枉加利用。于是我听从朋友的意见,将博客中的365篇随笔全部撤下来,仅作为私人笔记留存。

2017年,我从分管新闻调整分管理论工作,再操笔写新闻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博客也冷了下来,但我仍没有改变初心,业余时间,还是练字、写文章、摄影,但却没有多少变成铅字,没有转化成稿费。今年,不少朋友提议我开一个微信公众号,说微信公众号不仅有博客的一切功能,更主要的是能够博得一些同好的打赏,收获一些碎银。我听后,很受诱惑,但一直没有信心自己开办一个微信公众号,于是试着向朋友的一些微信公众号投稿,一些直白心声的稿件,的确得到了朋友的认可,不少亲朋好友还为我打赏或评论。

某一天,朋友王小姐给我推荐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其中很多是与我内心合拍的,如我爱好书画、篆刻、摄影、文学,正好这个微信公众号都有,而且凭借个人的实力,收获了相应的薪酬。于是我找到朋友小戴,希望小戴从技术上给我以支持。小戴很快回应我,并给我申请了微信公众号的帐号,在为微信公众号起名时,想从王维、陶潜的诗中找一些灵感,也想从自己情有独钟的名词中找一些参考,如《山里山外》《山南水北》《山里故事》等,但都被其他文友使用,花费了很长时间,最后试着看《文化保康》行不行,一试竟然没有别人使用。《文化保康》看来与我有缘,想多年来,在文化领域,结交了不少书画界、文学界、摄影界的高人、好友、粉丝,心里多少有了底气。

在书画界,有郑长宝、王平、胡启斌、李林、江立军、胡启军、李明义、周雷鸣、邹传波、江孝龙、孙本峰、李雄、罗民、马作君、刘一泽、孟娟、郝传华、吴祖权、宋进潮等等;在摄影界,有柳虎、杨韬、陈泉霖、吴启涛、李秀林、李发亭、宋永权等等;在文学界,有李修平、周才彬、张太学、张德富、吕先觉、王俊楚、魏群夫、张更生、张天堂等等。这些文化高手,我或与他们共过事,或与他们喝过酒,或采访过他们,或仰慕过他们,或议论过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扯不断的缘份,我相信《文化保康》微信公众号开设后,他们均会成为我笔下的主角,来支撑起这个平台。我相信以我的勤奋,一定会有不少的原创新作,成为大家关注和喜爱的对象。

《文化保康》微信公众号不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创始之初,我特邀我的“刀友”马作君创作“文化保康”印作,这一印作,将作为这个微信公众号的标识。同时,我特邀尧治河的方学文,将他的荆山民歌,作为刊发的第一批原创作品,进行展示。天道酬勤,相信这方天地会结出团结奋进的文化果实。海纳百川,相信这方天地会吐纳出新激活保康的文化活力。

以下内容节选自“文化保康”微信公众号

宋进潮

老宋是个热闹人,

也是一个文化人。

老宋是个热闹人,也是一个文化人。

老宋长像特殊。读《三国演义》,会把他想像成张飞。读《水浒传》,会把他当成李逵。读《西游记》,自然会把他与猪八戒联想在一起。

某一天,我带儿子去老宋的馆子吃火锅,儿子看到老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偷偷地问我,宋伯伯的头发怎么长到脸巴子上了。

老宋文凭不高,一直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只要不下乡,他便一头扎进《左传》《史记》《楚文化书库》等书堆里。《沮水巫音》是古代楚国宫廷音乐,流传于保康县的沮水流域等地,为将其流传下来,他用大半年时间,跑遍村村寨寨,完成了《沮水巫音》的专题片制作。

——撷取《忙不休的老宋》

李林

李林号虚空山人

彻头彻脑的文化人

凌晨两点多钟,我的手机嘀嘀哒哒的响起来,一看,原来是李林在给我发图片。我知道,李林的工作在这时已开始了。

李林,号虚空山人,是彻头彻脑的文化人。近几年,他远离是是非非,悄然从各类社会团体和各类协会隐退而出,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艺术世界,好像与他“虚空山人”的名号一样,有书、有画、有摄影、有音乐,却独独没有被大多人看重的“大我”光环。

李林独居在凤凰新城H15,客厅是一张大大的画案,墙上挂得,椅子上放得,柜子里摆得,几乎全是书画。同居一楼的左右邻舍,为此很是疑惑,觉得这个住户,简直是个神经病。

其实,这种全身投入的艺术状态,已延续了很多年。

——撷取《李林的蓝天白云》

秦进

在乒乓球界

是当之无愧的秦冠军

保康的乒乓球运动圈,是一个小江湖,也是一个小社会。

如果论一个座次,也能安一个“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

“南帝”可以是谢雁军,他功力可能最上,是保康乒协的总教练。

“北丐”可以是严新军,他没有什么花架子,动作简单,却十分难缠。

“中神通”可以是邱克光,他年近七旬,水平跟各路高手有一拼。

“东邪”可以是吴天强,一面正胶一面长胶,随时倒板,球跟抹了油一样,神出而鬼没,飘浮而不定。

而“西毒”自然可以是秦进,其反手执拍,跟练反《九阴真经》的欧阳锋一样,有一手直线逆旋转奔球,力量大,突然性强,威胁极大。

秦进,到底是谁?长得什么样子?

呵、呵!秦进乃保康县实验小学的体育教师。

他有一双老鹰一样的眼睛,跟猎手一样,喜欢视对手为目标,盯死眼。

他也有一个老鹰一样的脑袋,虽然有点露顶,但却跟天主教徒一样,时不时流露出智慧的灵光。

他的身材,细长,行动敏捷,有些像猴子。

他的四肢,有劲,爆发力强,有些像螳螂。

有经验的乒乓球高手,与他碰面,会很自然地把他与高手联系起来。

——撷取《秦冠军的多彩生活》

来源:文化保康

作者: 王承鼎

编辑:丹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