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支持民企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

在密集的高層講話、連續的支持政策、頻繁的相關解讀出爐後,金融支持民企已經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監管層堅定的姿態背後,此前出現的“民企退場論”等傾向得到糾偏,市場信心得到提振。

然而,市場也出現了不同聲音。有人擔憂政策隔靴搔癢、“雷聲大雨點小”,實際落地困難,難以從根本上改變民企特別是中小企業長期的融資困境;有人則恐懼強力政策演變爲行政指令,把企業經營的市場風險轉化爲銀行乃至金融系統的風險。

兩種擔憂的方向看似迥異,實則都是擔心政策效應疊加市場週期造成的“運動式”發展。“一刀切”抽貸斷貸停貸的擔憂,通常出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或產業發展遇到階段性困難時期,例如,前期去產能時期各金融機構貸款收緊,又比如週期性可見的資本寒冬中遇到的“資金大撤退”,在這種流動性收緊時期,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往往最容易受傷;而“一窩蜂”放貸則有可能出現在鼓勵性政策密集出臺或產業熱點過度聚焦階段。以至於下一輪政策熱點或市場熱點出現後,前期企業得到的支持可能會驟然撤離,反而影響了企業可持續發展。

應當說,上述擔憂不無道理,監管層對此也早有警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1月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既要防止“運動式”收緊,也要防止“運動式”放鬆;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防止行政干預和道德風險。而早在市場擔憂“一二五”標準會對銀行機構承壓之前,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10月底也明確表示,改善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緩解融資難問題,不能靠放鬆風險管控,不能靠降低信貸標準。

由此可見,監管層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對某類問題重點強調,但本意是針對當時市場普遍問題的“糾偏”,而非鼓勵極端性舉措。那麼,爲什麼總會出現政策解讀、執行過程中的“偏離本意”呢?

從商業邏輯角度看,風險成本匹配失衡讓機構產生了“畏難心理”。與大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的財務體制、信息披露程度往往較弱,但經營風險卻更高,這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風險補償利率。而更高利率又推高了小微企業可持續經營的成本。爲打破這一困境,本次會議也提出,要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就是通過對小微、“三農”的增信,避免讓“風險補償”的重負落在亟待支持的企業上,也避免給金融機構帶來中長期不利影響。

從執行層面看,是錯把手段當目的。監管層無論是風險提示、監管強化,還是支持、強調和引導,本質上是爲了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成長。然而,部分基層員工在執行層面存在把手段當目的,把指標當結果,把文件彙報當落實的誤解,在第一時間追搶“首單效應”,儘快壘高相關領域的數字指標。同樣,除了會議文件,部分機構沒有真正把政策鼓勵的領域納入中長期的戰略規劃中去,沒有把政策執行的效果納入考覈的體系中去,導致“以小額資金支持撬動大發展”,不如“以短期的密集投入來證明決心”的錯位現象時有發生。

從機制設計角度看,是激勵約束標準的偏離。實際上,執行層面的本末倒置、政策設計與實踐過程的脫節,部分源自過度聚焦某一目標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了一條“發展的捷徑”,無論機構還是個人,都有可能通過集中資源做一件事而獲得認可,而在其他未被強調的領域即使有疏忽,也因爲“法不責衆”或權重係數過低而不用承擔責任。

實際上,上述多重矛盾不僅存在於銀行信貸考覈領域,類似困境也存在於宏觀經濟發展考覈體系。從此前數十年的以GDP爲綱,到正在研究、確立的高質量發展考覈體系,本質上就是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豐富性的全面考覈指標,避免過度強調某一指標所造成的發展失衡。

有鑑於此,要避免週而復始的“一刀切”恐慌,消彌“一窩蜂”的瘋狂,就要避免政策對單一類別指標在一個時期內的過度強調。當前,需以金融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爲契機,實現更綜合性的考覈機制改革。不僅要把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標準細化,更要綜合性考慮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系統性梳理問題,動態優化解決方案;而金融機構也當正確理解決策層的意圖,打破“唯所有制論”“唯規模論”“唯行業論”的窠臼,以“競爭中性”的標準、以企業自身的資質、以企業發展的潛力作爲業務標準,更以優化服務、提升產品與市場需求匹配程度爲自我要求。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金鷹添益純債00316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