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顾历史 品寿山古迹

 一、古道沧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拓南疆,开“五尺道”,由宜宾始,经大关到曲靖。后经汉、唐续修五尺道连通印缅,为南方丝绸之路一段。寿山镇为五尺道之重要关津,今存多段古道,见证了当年的繁华商贸。

       二、江道人古道

        五尺道经过吉利铺后经小草坝而达寿山大湾子,不便行旅。清雍正年间,四川道士江海移(俗名唐明荣),云游至此,苦商旅、马帮难行,乃广为募化,筹资改道。由云台山脚劈山修路,历10年而成,比原路缩短2.5公里,人称其为“江道人古道”。今存480米。

       三、大关垴驿站

        大关垴是五尺道的边的一条小街。长220余米,宽2.2米,为商旅、马帮住宿休息小站。

       四、李家碉堡

        李家碉堡是客马店为防土匪袭扰而建的防护建筑,建于清初,共三层。每层有瞭望口和射击孔。

       五、石门关字库塔

        字库塔建于清咸丰丙辰年冬月(1856年),为青石条砌成的五级六角形密檐式石塔,高5.7米。宝顶及饰件已被损坏。塔基座每边长1.1米,中间第三层环刻有《建修字库塔序》。字库为焚化字纸、文件处所,在云南省内仅存两座。

       六、大旗山——李蓝起义故地

        大旗山,寿山老街对岸大旗山曾经是清咸丰年间李永和、蓝朝鼎农民起义军反抗腐败清王朝的根据地。

       七、大洞子

       位于寿山镇柑子村东北约500米处。洞高10米,宽15—21米,深60余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可容纳数百人。李蓝起义军凭借天险与清军抗衡。

        八、黄家营盘

         黄家营盘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富户黄振邦斥资修建。营盘四周用乱石围成长方形围墙,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人可以站在墙上巡视四周。营盘前设一门,宽1.37米,高2.25米,墙上有垛口和射击口,黄家第三代后人仍在此居住。

       九、刘家马店

        刘家马店建于清代,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面积407.46平方米,为过往马帮休息之地,一次能容纳50多匹马。

        十、盐大工会遗址

         会址原为清代罗氏家宅,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一楼一底,有十六间房和一个小天井。民国初卖给一黄姓人家改作私人旅店。1949年12月,中共地下党员马克让、张家柱、郭鏊等人受组织派遣,扮成客商在此召开会议,成立盐大工委,决定组建盐大游击队,为迎接大关、盐津县解放做准备。

       十一、粮仓保卫战

        1950年8月,原国民党政府大关县甘河乡乡长、反共游击军大队长唐晓初率匪众血洗大湾子,抢劫粮食。驻地公安战士在此地英勇阻击,童清云等6名战士壮烈牺牲。

      十二、紫云阁

       五尺道过石门关道路极险,道边有小庙,供人们祈福,后损毁。上世纪90年代,乡耆陈泽富等男女8人,节衣缩食在悬崖上新建紫云阁,历10余年乃成规模,极雄伟,有“小龙门”之称。

      十三、三官庙(天、地、水官)

      寿山历来缺水。清道光年间,乡人为祈水,在五尺道客栈边修建三官庙。

来源|@大关史志 @微寿山订阅号

编审|罗   珩

编辑|朱   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