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

2408

讀完共需

6

分鐘

概況

香港出口的照明產品,種類繁多,包括檯燈、牀頭燈、座地燈和手提燈具。其他主要產品尚有壁燈和天花燈、吊燈、照明裝設以及裝飾燈具,例如聖誕樹用的成套燈飾、燈罩等。

2017年,香港照明產品總出口按年上升2.6%。主要出口市場爲美國、歐盟、中國內地和日本。

行業特色

香港燈飾業者出口多種照明產品,一般用於住宅裝修及家居照明。最大出口類別包括使用電池操作的手提燈具,例如手電筒、提燈、手提白熾燈,和戶外、運動及/或潛水用的LED燈。

此外,也有不少公司經營檯燈、書桌燈、牀頭燈及座地燈業務。其他出口類別尚包括壁燈和天花燈、吊燈、照明裝設以及裝飾燈具,例如聖誕樹用的成套燈飾、燈罩等。製造燈殼和燈罩的物料有塑膠、壓鑄金屬、水晶、玻璃、陶瓷及拋光銅等。有些公司並生產作廣告或室內裝飾用途的霓虹燈、燈光招牌和燈光名牌。

香港大部分照明產品製造商已經把廠房遷往中國內地,香港辦事處主要是負責產品開發、市場推廣和物流支援。他們通常一手包辦產品設計、塑料注模、真空塗層、瓷釉鍍層及裝嵌等工序。

鑑於市場瞬息萬變,技術亦不斷進步,香港公司都着重迅速回應,務求爲客戶提供高效率的服務。很多港商已進一步加強品質保證及環境管理系統,獲取ISO 9000認證及ISO 14000等認證,分別是國際認可的品質管理系統標準以及環境管理系統標準。

香港照明產品出口表現

2017年,香港照明產品總出口按年上升2.6%。主要出口市場爲美國(佔2017年整體出口39.5%)、歐盟(21.4%)、中國內地(13.5%)和日本(8%)。

分銷渠道

香港的燈飾製造商大多是爲海外進口商及分銷商進行生產,當中包括歐、美知名品牌。由於競爭日趨激烈,ODM的擴展步伐已經超越OEM,成爲香港燈飾公司的主要業務。少數製造商及貿易商也推銷自家品牌或商標的照明產品。

香港燈飾公司亦直接銷售產品予海外的五金器具及日用雜貨的大額進口商及區域分銷商。有些公司也跟海外買家的香港採購辦事處交易。部分規模較大的香港公司更直接銷售產品予北美和歐洲的大型零售商,例如大賣場、超級市場和連鎖店,以及一些由較小型零售商組成的採購集團或合作社,以減少分銷層級和相關費用。

近年來,海外進口商和分銷商傾向較頻密地發出小批量訂單,並且要求在較短時間內交付貨品,以減低存貨量。部份香港公司因而重組其採購及生產管理系統,務求縮短製造週期及節省成本,以應付市場需求。

一些大型貿易展覽會爲港商提供推廣產品的良機,例如在芝加哥舉行的國際家居及家用器具展(International Home and Housewares Show)、科隆國際五金展(Cologne International Hardware Fair)和日本DIY家庭用品購物中心展覽會(Japan DIY Homecentre Show)。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香港國際燈飾展是另一個讓港商向海外買家展示產品的重要活動。

CEPA條款

自《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第三階段於2006年1月實施以來,所有原產於香港的產品均可按零關稅輸入內地。根據既定程序,尚未訂立CEPA原產地規則的產品,經香港製造商提出申請,並符合雙方商定的CEPA原產地規則,將可享有零關稅優惠。

大致上,適用於香港產品的CEPA原產地標準包括:(1)稅號改變;(2)特定的製造或加工工序在香港進行;以及(3)符合「從價百分比」規定,即產品離岸價(FOB)中至少有30%,以及最後的製造或加工工序是在香港完成。除了原料成本及勞工成本,在香港產生的產品開發成本亦可計入從價百分比內。2012年4月1日起,假如產品在香港產生的增值含量達15%或以上,香港生產商可以把原產自內地的原料和組合零件成本計算在增值百分比內。

符合海外市場技術規定

大部分香港公司都能夠符合海外市場的相關技術規定,包括美國UL/ETL認證或類似的產品安全規定,以及歐盟的相關安全指令和CE標誌規定。其他類似規定尚有加拿大的CSA安全標準。至於在中國內地市場銷售的產品,必須符合通稱「3C」(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或CCC認證)的安全和品質規定。

另一方面,海外市場的環保消費風氣日益興盛,而香港出口商亦能滿足有關市場的綠色要求。特別是在歐洲,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普遍很高。因此,歐盟已實施一系列環保指令,對照明產品銷售可能產生影響。這些措施包括對含汞電池和蓄電池的限制、《電器及電子設備廢料指令》(WEEE指令),以及《限制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

產品趨勢

燈飾業其中一個重要的趨勢,是「自行組裝」(do-it-yourself,DIY)市場蓬勃發展。DIY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北美和西歐,銷路更爲暢旺。市面有林林總總的五金器具,包括照明產品,可供消費者作DIY之用。此外,裝飾燈具不再侷限於聖誕樹燈飾,還包括各式各樣的家居照明產品,例如設計新穎的軌道燈、走線燈及射燈。

消費者日益關注環境問題,傾向選擇能源效益較高和更耐用的燈具。值得注意的是,澳洲自2010年起,已經禁止售賣未能達到最低節能要求的大部分白熾燈泡,而歐盟及美國相繼自2012年9月及2014年起全面禁止出售這類產品。此外,中國內地自2016年10月已禁止大部分白熾燈泡的進口及銷售。

因此,節能產品如集成電子緊湊型螢光燈(慳電燈)需求甚大。不過,業界現正致力開發比緊湊型螢光燈更省電耐用的LED燈和照明裝置。

至於未來發展方面,業界關注「物聯網」的出現所帶來的「智能」照明系統。物聯網科技是利用一個智能平臺連接家居及以外地方的不同設備,包括照明器具、其他家庭電器及流動裝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