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晨遊南城角村

作者:朱建榮 編輯:程程 投稿:18234129765

南城角村,在晉源區政府所在地西北,近鄰我家住的龍源小區西面。今天晨練,我步行前往專門去轉游一趟。

南城角村,因坐落在晉陽古城西南角處而得名。村民宅院依古城牆遺址而建,村中主街由南北向一條大街與東西向一條大街構成

“廠”字形狀

 我從晉源新城便民市場西行,來到東西大街東頭近年新建的觀音閣前。觀音閣位於東西大街東頭中央,除村民奉祀觀音菩薩求子祈福外,還起着村中“照壁”的作用。這條大街兩邊盡是新建的院舍,我從東往西走了大半條街時,就看到路邊坐北朝南的‘’二郎廟‘’。

我從小就知道南城角村有座“二郎廟”,一直以爲是供奉“天宮裏二郎神”的廟,直至2010年9月25日,參加二郎廟重修落成及開光慶典時,才知“二郎廟”是供奉戰國蜀太守李冰其子二郎的廟。

南城角村爲何建二郎廟呢?原來,李冰父子修建偉大的水利工程四川都江堰後,名聞天下。傳說李冰其子二郎曾助父入水斬蛟,素有“灌口二郎”之稱。宋徽宗曾敕封其爲“昭惠顯靈真人”,被人們譽爲“治水之神”,全國各地多處建廟奉祀。南城角村地處古晉陽城西南隅,晉陽西山九峪之首的風峪常發洪水沖毀村舍莊稼,故在宋末元初於古晉陽城南城牆西端遺址上始建“昭惠顯靈真君廟”,俗稱“二郎廟”。此廟建後歷代均有修葺,且香火旺盛。解放前,閻軍拆了廟中戲臺等修了碉堡。解放後,破除迷信及文革中破四舊,廟中塑像毀廢,後學校、電磨佔用,除正殿殘存外,面目全非。改革開放以來,爲保護文物古建,村裏決定重修二郎廟,於2010年9月竣工。   新修的二郎廟,有山門、戲臺、鐘鼓二樓,正殿、耳廳、廂房及別院。正殿中祀奉李二郎,左右配祀龍王、虸蚄像。煥然一新的廟宇,雕樑畫柱,巍峨壯麗,成爲村民祭祀祈福的場所及村中的一大景觀。

看到眼前的二郎廟,使我想起與此廟有關的南城角村的一個人胡興元。胡興元自幼家貧,但體壯力大,靠到西山推車賣煤爲生。清末義和團興起,胡興元被推爲南城角村義和團首領,人稱其爲“三教主”,村中二郎廟即爲其活動主要場所。胡興元率義和團先後攻破王郭、古城營、西柳林、五府營等村教堂,誅殺多名洋神父及衆多中國教徒,並進入太原縣城大鬧縣衙。隨着形勢變化,他被清太原縣知縣抓捕後以“土匪”罪名斬首示衆,時年26歲。民間有“銀索索,紅肚肚,可惜殺了三教主”之傳言。義和團及胡興元之千秋功罪,還有待後人評說。

我轉到二郎廟背後,看到有一段東西向約100多米長的古晉陽城南城牆遺址,約一人多高的黃土城牆遺址上長滿荒草,二郎廟及一些民房就建在其上。再往西還有幾十米的一段古城牆遺址,爲防止人們用土挖掘,已用鐵柵欄圍起。雖然這只是少的可憐的一段殘牆斷垣,但它同古城營村西的具有2500多年曆史的古晉陽城牆遺址一樣,也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彌足珍貴,我認爲也應立“國保”碑明確其“身份地位”,加以更大的重視及更好的保護。

東西大街西頭有一座五道爺廟,從此往北就是村中的南北大街,我順路快走到北頭時,就看到路西一株挺拔高聳的松樹,它就長在長春觀內。長春觀也是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小巧幽靜,山門右側外牆上掛有“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牌匾。據明嘉靖《太原府志》載:‘’長春觀於元延祐元年(1314)爲道士劉志元建,學士陳儼撰碑,明洪武十八年(1385)道士胡維賢重修。‘’據此初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了。清代及民國多次修葺,解放後學校、幼兒園曾佔用,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逐步恢復爲道觀。現存主體建築爲清代建築,有廟門、照壁、正殿爲三清殿、左右耳殿爲財神殿與呂祖殿、西配殿有天師殿、東配殿演法壇中開設了一個書法室,東面偏院爲道士生活區。正殿前存有清功德碑二通,院內有松柏樹各一株,尤其是那株千年紅松,主幹筆直、蒼勁挺拔、高聳雲天。此時長春觀內空無他人,只有殿堂內香菸嫋嫋,油燈閃閃,在我靜觀之時,長春觀的道長從偏院過來,向我簡介了觀內情況,並請我品嚐她自採藥材泡製的養生茶水。

近年來我遊覽了各地許多寺廟宮觀,感到道教爲中國本土國教,其《道德經》及“道法自然”等言論具豐富哲理及辯證唯物思想。道教現狀不如其它宗教興盛發達,在清冷蕭條中復興着,願有關部門及每個國人對道教予以更多理解和支持,使我們的國教更好地傳承弘揚發展。

告別道長離開長春觀,從村北頭一條東西向街道返回時,見路北座座新院中還留存有一座老宅院,我問路人後知,這是郝家老宅院。此院坐北朝南,高牆大院,處在高高的沙石臺基上,大門框上下皆有精美的石雕圖案,嵌入的門額上木雕陽刻行書“居處恭”三字,其意表明院主人啓迪後人居於家室,或日常生活中,都應恭敬於天,行之端莊。郝姓爲南城角村大姓,出過許多名人,解放初期的郝效賢爲其中之一。他於1950年春創建了南城角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並自制打稻機提高工效四倍;他於1952年成立農業合作社任社長,領導合作社農副業全面發展。因此他先後二次參加全省勞動模大會,在他家院門上曾掛有“勞動模範”光榮匾,區文化館還曾以他的事蹟編排新歌劇《郝效賢》演出,所以遠近聞名。南城角村還出過抗日名將張振鈴、濟世名醫‘’三先生‘’(張芾)、全國優秀教師郝芳雲、晉源鎮第一任鎮長郝報中、河西區區長張晉光……可謂人才濟濟,名人輩出。

我從北到南穿過南城角村,來到晉源新區古城大道上,路南是南城角村近年新建的“賢富苑”與“文庭半里”住宅小區,小區內樓宇整潔、綠樹紅花、噴泉涼亭、學堂幼兒園、車來人往、幸福安祥……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沿着古城大街返回途中,我邊走邊看邊想:南城角村坐落在2500多年前的古晉陽城西南城牆遺址上,可謂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它的東北面巍然崛起的是位於古晉陽城遺址西南部、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古太原縣城,可謂承前啓後,文脈相傳;它的東南是於1998年成立的、已有20年大發展的晉源新區,可謂適逢盛世,前景輝煌……

這正是:

古晉陽之南城角,

地靈人傑文脈遠。

長春觀傳承道教,

二郎廟祀奉李郎。

義和團首三教主,

勞動模範郝效賢。

老村側畔新樓起,

晉源前景更輝煌。

2018.11.17於讀耕齋

晉 | 源 | 史 | 話

一座城池 一段歷史  一種情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