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報社警告

  閱讀請自備螃蟹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一年食蟹時。秋季是喫貨們的狂歡季,不光各種作物的果實都開始成熟,動物們也都在爲了過冬做準備瘋狂進食,個個變得膘肥體壯,我們今天的主角——螃蟹也有很多種類在秋季非常肥美,這就讓我們這些好(hào)喫的智人大飽口福。

  廣義上的螃蟹有將近6500種,分類學上把他們分在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十足目短尾亞目,而我們喫貨基本不遵循分類學,只把螃蟹分爲能喫的和不能喫的。在能喫的螃蟹裏,又根據他們的生活環境,將其分爲河蟹和海蟹。

  大閘蟹

  

  說到河蟹,絕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也就是大閘蟹。

  說到這大閘蟹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民國作家包笑天在《大閘蟹史考》中解釋的,閘是捕蟹的工具,用這種工具捕捉的蟹,就稱之爲大閘蟹;另外一種說法則認爲閘是“煠[zhá]”的通假字,煠是指烹飪方式,漁民捕到螃蟹就用水煮着喫,這種煮着喫的螃蟹就被命名爲煠蟹。

  

  一盤蒸熟的大閘蟹。圖片:糖小餅 / 豆果美食

  喫大閘蟹,以前京津地區講究“七尖八團”,南方則是“九月尖臍十月團”,月份都是農曆月份,當時的大閘蟹主要是捕捉的野生螃蟹,現在由於螃蟹養殖技術的發展,幾乎一年四季都能喫到品質還不錯的大閘蟹。大約在中秋以後,母蟹的品質達到最佳,十月中旬以後,公蟹也到了最肥美的時節。

  

  左尖臍爲公蟹,右圓臍爲母蟹。圖片:糖小餅 / 豆果美食

  喫大閘蟹,主要喫的是蟹黃和蟹膏。母蟹的“蟹黃”是橙黃色的肝胰腺和桔色的性腺(卵巢),而公蟹的黃也是肝胰腺,蟹膏則是副性腺。高品質的大閘蟹,肉質飽滿,俗話叫“頂蓋兒肥”,黃和膏喫起來都有甘甜感,如果品質不好的大閘蟹,會有苦味或者鹹味。隨着現在大閘蟹養殖水平的提高,是可以通過人工投餵大量動物性飼料的方式育肥保證螃蟹肉質肥美,黃膏甘甜。

  

  高品質公母蟹蟹黃、蟹膏分佈圖。圖片:Flickr

  

  高品質雙殼蟹。圖片:二豬

  大閘蟹的烹飪方式很多,比如清蒸、水煮、醉蟹、蔥姜炒、年糕炒、香辣炒、咖喱煮等多種做法,大閘蟹只要保證鮮活肥美,各種方法烹飪得當都會很美味。我個人最推崇清蒸的方法,清蒸能最好的保留螃蟹原本的鮮味,喫的時候佐以姜醋汁,可以去腥提味。另外,醉蟹也是我比較喜歡的。

  

  醉蟹。圖片:二豬

  

  當然,還可以費點兒工夫做成禿黃油。圖片:點點香 / 豆果美食

  梭子蟹

  除了大閘蟹,另外一種市場上常見且好喫的螃蟹當屬梭子蟹了。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梭子蟹是一大類螃蟹的通稱,它們都屬於軟甲綱十足目梭子蟹科,由於其頭胸部(就是螃蟹殼)左右兩側延伸成刺狀,就像以前織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除此以外,梭子蟹還有一個特點,它們的最後一對足與其他三對步足差別很大,演化成槳狀,稱爲“游泳足“。

  三疣梭子蟹

  

  北方市場,最常見的梭子蟹就是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這種螃蟹因殼上有三個小突起而得名。

  

  圖片:Wikipedia

  三疣梭子蟹的體型比大閘蟹大不少,一般市場上6~7兩規格的都很常見,在海鮮市場上偶爾能也看到1斤左右的個體。三疣梭子蟹也有黃,但是我傾向於喫肉,和大閘蟹肉的摳摳縮縮不同,大規格的三疣梭子蟹可以直接大快朵頤,尤其是連接游泳足的那一組肌肉,一口都喫不完。

  

  紅豔豔的梭子蟹。圖片:二豬

  遠海梭子蟹

  

  遠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長得和三疣梭子蟹有點像,但是它背甲上沒有三個小突起,而且螯足(也就是大夾子)更爲細長。雄性的遠海梭子蟹身體上會有鮮豔的藍色,故商品名也叫“藍花蟹”,而雌性遠海梭子蟹就顯得黯然失色了,體色基本是棕褐色。

  

  亮眼的藍色。圖片:Wikipedia

  我個人認爲遠海梭子蟹的肉質較三疣梭子蟹更加細膩一些,肉味也更加鮮甜,相同規格的遠海梭子蟹價格也會更高一些。

  

  遠洋梭子蟹。圖片:二豬

  鏽斑蟳

  

  鏽斑蟳[xún](Charybdis feriatus)因通體呈紅褐色,且有暗褐色的斑紋故而得名,商品名也叫“紅花蟹”,體型能長到很大,據說最大的個體能達到3斤。鏽斑蟳是我認爲最好喫的螃蟹,沒有之一。

  

  美貌與美味並存。圖片:二豬

  有一年立冬時,我在廈門的一個船老大處獲得了3只大規格的鏽斑蟳,都在兩斤以上,最大的一隻有2斤6兩重。拿到飯店後一隻清蒸、一隻蔥姜炒年糕,另外一隻做了海鮮粥。蟹肉的鮮甜味,會受到海水鹽度的影響,不同時節,受到潮流影響,蟹肉的味道也會有變化。那一次喫鏽斑蟳的時節剛剛好,蟹肉非常非常的甜,是我喫螃蟹中最最甜的一次,那味道讓我終身難忘。

  紅星梭子蟹

  

  紅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背甲下方有三個深色的斑點,非常容易辨識,商品名也稱:三眼蟹、三點蟹,體型略小,一般市面常見是2~3兩的規格,價格也相對便宜,但是因爲個體小,肉也偏少。因爲主要產地是福建兩廣一帶海域,我喫的比較少,感覺口味和三疣梭子蟹差不多。

  

  要喫紅星梭子蟹,認準這三點。圖片:GFDL&CC

  日本蟳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商品名也稱石蟹、赤甲紅等,體型比紅星梭子蟹稍小,屬於渤海沿岸比較常見的種類,常見規格爲2兩左右的個體。日本蟳性情比較兇猛,行動迅速,鉗子大而有力,一旦被夾手後果肥腸嚴重(別問我爲什麼知道)。日本蟳的殼比較厚而且硬,喫的時候容易硌牙,我認爲新鮮的日本蟳肉的鮮美程度是要優於三疣梭子蟹的,而且日本蟳的螯足較大,其中的肉很緊實,喫起來還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日本蟳味增。圖片:GFDL&CC

  三疣梭子蟹、遠海梭子蟹、鏽斑蟳、紅星梭子蟹和日本蟳屬於產量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螃蟹,清蒸、蔥姜炒、煲粥都比較不錯,只要新鮮且品質好的,我都建議是清蒸,這樣才能品嚐到螃蟹原本的鮮味。三疣梭子蟹還能做嗆蟹和蟹糊,兩種都是生蟹醃製的,喫的時候蘸米醋直接食用,味道雖然鮮美,但是喫不慣的人喫完了容易跑肚(本人即是)。

  

  美味不易享的嗆蟹。圖片:二豬

  青蟹

  

  青蟹,市面常見的青蟹主要有四種:擬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鋸緣青蟹(Scylla serrata)、欖綠青蟹(Scylla olivacea)和特蘭奎巴青蟹(Scylla tranquebarica)。青蟹主要生活在長江口以南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多棲息於河口、紅樹林等鹽度稍低的泥沼中,喜歡挖洞。

  

  大規格的青蟹。圖片:二豬

  青蟹體型很大,殼厚重且堅硬,據說最大個體有7斤多,我見過最大的青蟹是一隻5斤3兩的。因爲青蟹多棲息與泥沼之中,蟹肉會有土腥味,即便用清水靜養多時也很難去除。一般青蟹都先切成幾塊用香辣炒的方式烹飪,這樣能掩蓋蟹肉的土腥味,並且最大限度的提香,另外我認爲青蟹也適合用咖喱蟹的烹飪方式。

  

  辣炒青蟹。圖片:瑗瑗baby / 豆果美食

  毛蟹

  

  伊氏毛甲蟹(Erimacrus isenbeckii),商品名也叫毛蟹或紅毛蟹,是日本三大名蟹之一,主要產於北海道周邊的冷水海域,宗谷的毛蟹質量最好。市面常見規格3~4兩,最大的能長到1斤左右。伊氏毛甲蟹的殼很厚,但並不十分硬,反而感覺是很有韌勁兒的感覺。

  

  滿足強迫症的毛蟹喫法。圖片:amanoshokudo

  烹飪方法很多,我見過一種喫法非常有趣:把蟹腿拔下,用刀削去外殼,然後把蟹腿肉放到有冰的礦泉水中浸泡5分鐘左右,蟹肉吸收了冰水會炸起來,然後就可以蘸料喫了。剩下來的蟹身則把蟹殼打開,除去鰓、心、胃等不能喫的部位,把剩餘的蟹肉和蟹黃放入味增湯中煮湯。

  

  如花瓣綻放的蟹腿,圖爲雪蟹。圖片:新海荘

  麪包蟹 珍寶蟹

  

  普通黃道蟹(Cancer pagurus)和首長黃道蟹(Cancer magister),商品名分別是麪包蟹和珍寶蟹,都是外來的螃蟹,普通黃道蟹主產區是北海(英國那個,不是有白塔讓我們蕩起雙槳那個!)和北大西洋,產量巨大,價格便宜,我記得以前買一隻1斤規格的熟凍的麪包蟹只要30軟妹幣左右。

  蟹如其名,麪包蟹肉質緊實,黃巨多,但是肉偏鹹,黃也太硬也沒有很多本土蟹黃的那種甘甜感,所以我非常不推薦清蒸麪包蟹,不管是熟凍還是鮮活的。不過我嘗試過用咖喱蟹的方式烹飪,非常美味,感興趣的童鞋可以試試。

  

  咖喱麪包蟹。圖片:安寶的虎媽 / 豆果美食

  首長黃道蟹主要產於美國西海岸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海域,加拿大的珍寶蟹產量最多,雖然都是黃道蟹,但珍寶蟹的肉質更細嫩,風味也遠超麪包蟹,因爲體型也很大,我個人推薦開背蒜蓉粉絲蒸,或者清蒸的方式烹飪。

  

  舊金山漁碼頭小喫攤上的珍寶蟹。圖片:Jon Sullivan

  旭蟹

  

  旭蟹(Ranina ranina)也叫蛙形蟹,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螃蟹,內地市面上並不多見,倒是在臺灣還挺常見。臺灣常見的做法是洗淨切塊,先過油炸一下,然後再放蔥姜蔬菜炒熟。但是這貨肉比較少,我覺得風味也比較差,可能是因爲我喫過的幾次均是凍蟹,並沒有喫過新鮮的。現在國內一些自助火鍋裏就有蛙型蟹,感興趣的朋友如果遇到可以嚐嚐。

  

  嚐嚐外表如此奇特的蟹,也是一種神奇的體驗。圖片:istolethetv / Flickr

  雪蟹

  

  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即日本三大名蟹之一的松葉蟹,國內商品名也有叫“皇后蟹”的,這個名字是相對帝王蟹和皇帝蟹起的名字。雪蟹個體也比較大,大規格的個體可以達到3斤多,市面上常見的基本是1斤多的規格,並且熟凍的比較多。

  

  京都府京丹後市久美浜町一家松葉蟹店的標牌。圖片:hashi photo

  雪蟹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細長的腿兒,只要新鮮,這腿兒就能做刺身喫,炭燒或者炸天婦羅也是不錯的選擇。我還曾經看過一種日本的做法是將一隻雪蟹(目測2斤左右)用刀刨開,將所有的肉剔出製作成蟹鬥。

  

  一隻蟹Jio出盤來。圖片:Takamorry / Flickr

  

  滿足強迫症的喫法。圖片:amanoshokudo

  皇帝蟹

  

  巨擬濱蟹(Pseudocarcinus gigas),商品名皇帝蟹,是我見過的最霸氣最大的螃蟹,據說最大的背甲能達到46cm、體重17.6kg,這貨也是外來的螃蟹,價格一直都挺貴,所以市面上並不常見,感覺基本是商務宴請充場面的硬貨,當然土豪隨意......我沾公司商務宴請的光喫過一次,當時是上的一隻9斤重(飯店秤,我覺得也就7斤左右)非常大,佔了整整一個大盤子,用的是芝士焗意麪的做法,肉挺緊實,感覺風味略差配合芝士只能說還好。

  

  Big bro is watching you。圖片:BNPS.CO.UK

  是蟹,但不是螃蟹

  帝王蟹

  

  有一些市面上還有一些叫蟹,但並不是螃蟹的物種,比如帝王蟹、花咲蟹。

  帝王蟹也叫鱈場蟹,中文名是勘察加擬石蟹(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花咲蟹的中文名是短足擬石蟹(Paralithodes brevipes)。

  

  超大的帝王蟹。圖片:public domain

  

  豔麗的花咲蟹。圖片:Midori / Wikipedia

  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這倆貨的步足,只有3對,而正兒八經的螃蟹是有4對步足。這倆貨在分類學上屬於歪尾下目,和寄居蟹的關係更近一些。當然不管它們是誰的親戚,美味纔是第一位的。

  

  肉超級多的帝王蟹。圖片:amanoshokudo

  帝王蟹主要喫粗壯的蟹腿,那裏邊是滿滿的蟹肉,口感緊緻而彈牙,味道也很甘甜,不管是清蒸、碳烤、刺身都一級棒。我曾經嘗試過一種做法,蟹腿先蒸熟,然後剝皮蔥姜炒;蟹殼內的肉剔出剁碎,打入蛋液內一起隔水蒸蛋羹,整隻螃蟹一點兒沒浪費。

  

  這麼多肉,怎麼做都好喫!圖片:菜菜美食日記 / 豆果美食

  上面介紹的幾種螃蟹,大多是市面上常見的、喫起來肉多、味道比較好的,還有一些諸如長眼看守蟹、逍遙饅頭蟹、美國藍蟹等,要麼不常見,要麼殼厚肉少、要麼多是凍貨少有活的,就不一一贅述了。世界上大約6500多種螃蟹裏,其中有一些螃蟹是有毒的,比如銅鑄熟若蟹、正直愛潔蟹等,一旦誤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大家如果見到沒見過的螃蟹,需要謹慎,不要隨意食用

  

  來自作者的炫耀。圖片:二豬

  沒了,沒廣告。

  來聊聊你最喜歡的螃蟹種類和做法吧!如果有私人珍藏的菜譜、喫螃蟹地點,也歡迎安利給大家哦~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二豬。

  

  物種日曆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日曆娘今日頭像

  弓蟹科 大閘蟹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