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在叙利亚

  在最近,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此前4架苏-57原型机飞赴叙利亚作战的视频记录。这使得苏-57成为了世界上第三款参加过实战的“第四代战斗机”。之前有F-22和F-35,俄方也成了第二个把五代机投入实战的国家。

  歼-20的表演出众

  关于苏-57战斗机,中国国内对其的评价一直是贬大于褒。其主要原因大概是“家花总比野花香”,中国自研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也恰好就在11月初的珠海航展上大放异彩。但当我们真正去细究苏-57的技术细节和发展历程,我们又可以看到其值得我们借鉴的闪光点。

  从T-50到苏-57

  在俄罗斯公布的纪录片《从T-50到苏-57》以及苏-57赴叙利亚作战的视频公布后,网上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受了歼-20在珠海航展上大放异彩的刺激”,“要找回面子”。不过仔细考虑一下,这种说法还是不能当真的。不过,似乎较劲的意味仍然十分明显,俄罗斯给出的这个“凑巧”的答案,让人还真难有点接受。

  拍扁的苏-27?

  一直以来国内对于苏-57战斗机最尖锐的抨击是:这不就是个“拍瘪了”的苏-27么?其理由大致是:苏-57与苏-27外观相似,气动布局改动较小,机体承力结构几乎一致等。但这种说法是并不负责任的。因为按照这一说法,歼-20也不过就是一架“放大了”的歼-10。毕竟歼-20的首架飞行试验机,也就是2001号歼20的座舱及仪表盘布置与此前的歼-10几乎一模一样。这也与世界战斗机研制惯例相同,比如:第三代战斗机幻影-2000的原型机仪表盘完全照搬第二代战斗机幻影F-1。

  海军先进战术飞机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第四代战斗机的诞生地——美国,在F35概念诞生20年以前,美国海军寄予厚望的海军先进战术飞机(NATF)项目中,洛克希德主导的设计方案也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拉皮版的F-14”。这实际上体现出了战斗机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技术积累与继承。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的三代机都没设计过的国家突然宣布自己要搞四代机;一个只看过四代机跑,连F-35项目都没参与的国家突然公布一款五代机模型。这样的“弹射式发展”有多大的可行性呢?答案不言自明。

  只能CG展示的弹舱

  当然,技术上的继承关系并不能影响战斗机的实际作战性能和划代。当年全机械式仪表盘的幻影-2000在设计定型后换装了三代机标准的3块液晶显示屏;当年用歼-10座舱将就的歼-20,如今拥有了较F-35更为简洁的座舱设计。虽然苏-57的机尾结构设计与苏-27相差不大,但其强度也完全足以开辟两个各能容纳2枚空空导弹但舱了。这些在设计之初“与生俱来”的劣势并没有最终成为制约这些飞机战斗力形成的“硬伤”。

  终于露出真容

  同时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苏-57与歼-20同为第四代战斗机,但中俄两国战斗机的“第四代标准”均服务于各自的空军体系,且都在不断发展。不论是中俄之间、还是中美俄之间,甚至是2011年的中国和2018年的中国之间,这一标准都不应该简单地画等号。举例来说:中国的歼-20不能进行F-22强调的“超音速巡航”;F-22不具备F-35的先进光学设备;F-35不能像苏-57一样进行“超机动”;苏-57的航空电子设备又会在歼-20面前相形见绌。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些飞机在各自的标准下,都是第四(五)代战斗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