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因为当时金朝的“东北老家”,早已经丢得精光。除了往河南跑,连战连败的金朝,已经无路可走。

金朝与蒙古的战争,爆发于1211年,但打到第二年,金王朝就后院起火,金朝北边千户耶律留哥在吉林隆安扯旗造反,一口气聚集十万人,在金王朝的“东北老家”大打出手。

这支队伍因为有蒙古的支持,因此迅速壮大,甚至还一度在东北大地重建了“辽国”,虽说后来由于内部叛乱,这个“辽国”仅七年就灭亡于内斗里,但其治下辽东土地,也基本被蒙古打包全收。金朝的大后方,基本沦于蒙古之手。

而且祸不单行的是,就是在金朝讨伐耶律留哥的战争里,金朝大将蒲鲜万奴,被耶律留哥打的大败后,竟也跟着一跺脚造了金朝的反,而后他在1215年建立“大真”国,次年一度归顺蒙古,蒙古退兵后又迅速翻脸,建立了“东真”国,之后一直控制着辽东东部的广袤国土,直到1233年被蒙古击败,治下土地人口,也都成了蒙古的囊中之物。

所以说,有这两位一通折腾,金朝的东北老家,基本丢的干干净净。跑到东北去?那是自找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时打不过蒙古的金朝,既然回不了东北,为什么只能跑河南?因为金朝东部的山东河北地区,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红袄军起义,不甘忍受金朝压迫的当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组成各支“红袄军”,把金朝在当地的统治打的稀里哗啦。于是,当北方与蒙古打的一塌糊涂后,要跑路的金朝,也只能奔河南了。

只看这四面楚歌的境地,就知道金朝的衰败,绝不止是军事问题,这个王朝在与蒙古开战后,基本落入被群殴的境地。说到底,还是在为他们数代坑爹的治国能力买单。

而且与这一样坑的,更是金朝在这个悲惨变局面前,近乎低能的战略应变能力。实事求是说,虽说后世史家一直大书特书金朝的败仗,但蒙金开战的头几年,实力犹存的金国军队,一度打的可圈可点。打到1216年时,金朝甚至发起全线反攻,从蒙古军手里收复五十多座城池。还在河北与陕西战场上多次打出大胜仗。如果金朝抓住机会,一边与南宋结好,一边更改内政国策,这场国运大战,他们还有挽救余地。

可就在这个时候,金朝却犯了晕,刚刚对蒙古战争有了起色,竟然为了多从南宋手里讹点钱,掉头就撕毁和议攻打南宋。这下自己撞进被南宋蒙古群殴的境地里,对南宋战争打了六年,金国连吃败仗,几支抗击蒙古的压箱底军队,全被南宋杀得全军覆没。蒙古那边也一次次补刀,打的金王朝不得不全面南缩,狼狈退到河南,敲响了亡国的丧钟。

这事儿,说是金朝命苦,其实就是金朝自己作。

甚至,就在金哀宗已退到蔡州,面对南宋蒙古全面夹击时,金哀宗的想法,竟然还严重不靠谱,以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朕得甲士三千,纵横江淮间,有余力矣。”也就是拼尽全力攻南宋,在南宋打下块根据地,结果也不出意外,被南宋名将打的头破血流,最终随着金朝都城蔡州被南宋攻破,这个曾“满万不可敌”的强大王朝,就此黯然落幕。

王朝兴衰,各有定数,但是金朝在其走向灭亡的二十三年里,一连串的不作不死,却是各行各业的后人,都值得正视的教训。

参考资料:《宋史》、《金史》、《续资治通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