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優異的碳纖維是世界各國的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領域需要的戰略性材料,發展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碳纖維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性意義。但在此前幾十年的時間裏,世界碳纖維市場的主動權都牢牢掌握在日本、美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手裏,並且,他們在該領域對中國實行嚴格的技術、人才和裝備封鎖。

中國碳纖維研究自 20 世紀 70年代以“7511 工程”進行攻關算起至2000 年的近 30 年時間裏,並未獲得關鍵突破。大約是 2000年初,已經 80多歲高齡、長期從事金屬材料研究的師昌緒先生下決心推動中國碳纖維發展。他明確表示:如果中國的碳纖維上不去,將會影響國防科技和高新技術發展,將影響國家安全。中國材料科技工作者解決了國防需要的成千上萬種新材料,但如果碳纖維技術不能突破,將是材料科技工作者的重大失誤。他說:“80 歲以後本可以少管點事,但我心有不甘,仍想抓一抓碳纖維。如果中國碳纖維上不去,國防安全就無保證,我將死不瞑目。”

無獨有偶,就在那個階段,一位年近花甲的山東漢子——陳光威(圖 1),在膠東半島東端的威海這座海濱小城裏摸索着同樣的事——研發碳纖維。那時,他創辦的光威集團因爲釣魚竿生產需要進口碳纖維,卻嚐到了被日本封鎖的切膚之痛,他便對員工說:“我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把碳纖維搞出來。”

圖1  陳光威(1942年2月3日—2017年4月22日),光威集團創始人,中國現代釣具製造行業領軍人物,碳纖維國產化事業的開拓者、國產碳纖維在航空領域應用的先行者。

一個是國內材料界的泰斗,一個是在創業路上不斷拼搏的民營企業家,師昌緒和陳光威的人生軌跡本無交集。但不久後,他們便因爲“碳纖維”而相識,並在此後的十幾年裏“肝膽相照”“亦師亦友”,共同急國家之所急,以憂國憂民的崇高精神境界和赤子之心的愛國情懷,爲中國碳纖維實現技術突破、打破國際封鎖、實現產業化、實現國防軍工領域所需材料的自主供應耗盡了心力,也由此建立起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師生情誼(圖2)。

圖2  師昌緒先生親赴威海光威考察生產線(前排左2爲師昌緒先生、左3爲陳光威先生)

“同拾碳纖”

陳光威先生 1999 年開始從事碳纖維研究,那時,他已經成功地從日本進口了一套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引進的首套寬幅碳纖維預浸料生產裝備。當時,此類設備是受發達國家出口管制的,中國多家企事業單位都曾嘗試進口,但都沒有成功。身爲民營企業的光威集團,當時的全部業務都在釣魚竿領域,即便涉足預浸料生產,也都是全部用於生產漁竿,這成爲光威引進碳纖維預浸料生產裝備能夠獲批的重要原因。換言之,小漁竿爲引進高端裝備做出了貢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進口的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很快發揮了作用,帶動了光威集團的漁竿產量快速增加。但隨後,一個令人惱火的新問題浮上水面:生產預浸料的主要原材料——碳纖維在進口時遇到了麻煩。

碳纖維屬於戰略物資的範疇,中國進口碳纖維一直受到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嚴格控制,實行最終用戶審覈、擔保的許可證管理制度。當時,每進口一次碳纖維、每籤一筆合同都要辦理一個最終用戶承諾函,且該文件還要經過中國商務部背書擔保,流程複雜、耗費時間。此外,由於碳纖維的製備及產業化技術受少數發達國家掌握,隨着市場的擴大,很快形成了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當時的局面被描述爲“通知性漲價、賞賜性供給”,也就是說,要買碳纖維,價格沒商量,數量給多少也不一定。

就是在這種被嚴重“卡脖子”的情況下,陳光威決定研發碳纖維。不過,作爲一名已經在全球釣魚竿領域頗有成績的成功企業家,他在重大決策方面很謹慎。那時他對大家說:“我們先拿出 100萬美元試試,如果成功就繼續幹,如果不行就停止,這些錢就算交學費了。”這時的他,已經60歲。

做出研發碳纖維的決定後,技術從哪裏來的難題卻首當其衝地擺在了陳光威面前。要知道,發達國家一直對碳纖維技術嚴格封鎖,所以光威集團當時如果走技術引進這條路肯定不可能;而中國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很少有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如果學習借鑑中國自己的成熟技術根本無從談起。

擺在陳光威眼前的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自己研發。所幸的是,陳光威當時遇上了一名比他年長 1歲的陳光大。陳光大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總工程師,自 1975年開始從事碳纖維的研發工作,基於成功製備硝酸一步法碳纖維而獲得國家級獎勵。陳光大退休後,於 2000年受聘於光威集團,成爲光威碳纖維研發的技術帶頭人。就這樣,陳光威先生任項目總負責人,陳光大教授任技術帶頭人,他們攜手在山東邊陲小鎮威海夜以繼日、風生水起地幹起了碳纖維。

這一階段的師昌緒先生,正在北京以“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發展對策研究”課題爲抓手,親自組織調研、總結經驗,試圖找出“中國碳纖維上不去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師昌緒先生主持並指導完成了《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發展對策研究報告》《我國碳纖維及原絲研製、生產單位概況》等相關報告。在做了足夠充分的準備後,2001 1月,師昌緒先生給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寫了一份《關於加速開發高性能碳纖維》的請示報告。該報告獲得批示後,師昌緒先生親自對碳纖維進行相關調研。

2001 9 25日,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在北京召開了“PAN 基高性能碳纖維研製與開發戰略研討會”。會上,師昌緒先生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指導意見和戰略調整建議。此後,在很短的時間內,科技部決定設立碳纖維專項,成立專家小組,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徐堅任組長,北京化工大學徐樑華任副組長。

那時的光威集團,由於陳光威和陳光大的密切配合,碳纖維研發開局良好、進展順利。當時,陳光威先生調動公司各方面的資源,爲陳光大提供資源和平臺,正所謂“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當時的工作狀態是,白天,由陳光大教授提出有關設備要改進的地方,晚上,陳光威自己組織機械廠的有關人員,連夜加班,常常通宵工作,在第二天早晨陳光大教授上班前就改好,從而保證了試驗工作不停頓地持續進行。

正是通過他們夜以繼日地通力合作、攻堅克難,僅用了 1年左右的時間、花費了 100萬美元的預算,光威集團便完成了碳纖維試驗線的調試(圖 3),生產出了高強型碳纖維樣品,在這期間,光威集團也得到了威海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樣品出來後,時任科研管理科科長的孫玉忠同志帶領陳光大教授等參加了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召開的碳纖維研發工作會議,並在會上展示了高強型碳纖維的樣品。

圖 3 陳光威與李書鄉在中航通飛車間(左1爲陳光威,左2爲李書鄉)

相識“863”

自從走上“一心只爲碳纖維”這條路,他們後來的相識和建立的深情厚誼便像是“註定的”一樣。

因爲碳纖維,決心“要把碳纖維搞上去”的師昌緒先生對於“要把碳纖維搞出來”的陳光威先生其實在未見面之前就有所耳聞。那時,他們雖仍未見過面,但師昌緒先生在心中已對陳光威先生形成了一定的初步印象。

在他們相識之前的 2002 2 26日,科學技術部召開了“863計劃”“十五”安排通氣會。會上,師先生提出:國產碳纖維項目的研發攻關一是要目標明確,二是組織形式要創新,要推行聯合而不能有“門戶之見”,要支持建立公平、公正的“ 體系”。該體系的核心是“現場取”這3個字,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這3 個字,中國碳纖維的局面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其具體做法是,取樣專家組到現場從生產線上隨機取樣,把從不同單位取來的樣品帶回北京後,進行統一編號,然後送至承擔測試任務的單位(所謂第三方)進行同等條件下的測試。隨後,將測試結果交給專家組在評審會上揭曉,並由專家組宣佈編號所對應的單位。專家組根據各產品的性能數據,對參評單位進行現場排序。經過這種程序產生的結果,大家都心服口服。

此後,也正是受益於師昌緒先生積極倡導的這種新型的評價模式,光威集團才能憑着產品性能的優異,評價排序領先而入圍“863計劃”碳纖維專項,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簡稱拓展纖維),也才能先後承擔了 4項有關碳纖維的研發項目,陳光威也才能帶領光威碳纖維最終進入“國家隊”。

大約是 2004 4月,師昌緒和陳光威第一次見面,且當面達成“碳纖維一定要‘產業化’和‘用上去’”兩點共識。2005年,師昌緒親筆題詞:“發揚威海精神,創建中國碳纖維基地”(圖 4)。這樣,當中國碳纖維技術及產業化取得進展後,師先生立即把國產碳纖維應用提上日程。

圖4 師昌緒先生爲威海光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親筆題詞(左圖左 2爲作者盧釗鈞,左 3爲作者陳亮)

在師昌緒先生倡導下,科技部“863計劃”項目啓動了“碳纖維穩定化連續運行項目”,拓展纖維責無旁貸地承擔了此項目,且在不到1 年時間內,建成中國第一條10 t級碳纖維工程化生產線。200511 8 日,國家“863 計劃”項目“CCF- 1 PAN 基碳纖維原絲中試”以及“穩定化和連續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技術鑑定會在光威集團舉行,這是國內首個由民營企業承擔的“863 計劃”項目的驗收會議,當時已是 80多歲高齡的師昌緒先生親自來到威海並主持會議。這次評審會議的後半段,陳光威並沒有參加,與會人員一行參觀完生產現場後,陳光威對師先生說:“您繼續開會,我留在車間落實一下設備改進方面的工作。”當天,2 個項目都成功地通過了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爲,中國碳纖維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研發的 CCF300碳纖維達到同類產品世界先進水平,並實現工程化,通過“863 計劃”項目驗收,填補了國內空白。那天,師昌緒先生非常高興,他覺得看到了中國碳纖維突破的曙光,其間,他指着劉公島的方向,非常激動地說:“日本,我們終於不怕你們了。”

“並肩”報國

作爲材料界的泰斗,師昌緒先生深知,要把碳纖維這種新材料用出去纔是硬道理。在上述技術鑑定會結束後的第二天,在威海召開的“國產碳纖維航空工程化應用”第一次工作會議(現在被稱爲“119會議”)。當時,參加會議的有瀋陽飛機制造公司副總經理郭殿滿、副總師馮子明,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總師章怡寧、研究員朱珊和魏金龍等20多人。

正是這次意義重大的“119 會議”標誌着光威集團正式“參軍”,也標誌着陳光威面對國家的需要毅然走上了一條“從軍報國”之路。從那時起,陳光威帶領着光威碳纖維研發走上了“軍品”方向。此後,他把光威碳纖維的發展思路進行了調整,將軍工應用驗證工作放到了工作議事日程的首位,並提出了“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理念。

通過“119會議”,“119”項目組正式成立,項目名稱爲“國產碳纖維航空應用工程化驗證”。起初,國家對這個項目並沒有批准立項。“119”項目組在對威海光威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全資子公司——拓展纖維考察後,決定進行摸底測試,即針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多批次抽樣測試,緊接着進行產品穩定性考覈。同時,項目組要求,拓展纖維的碳纖維產能要儘快擴大到 40 t/a以上,否則對於 10 t線進行驗證並沒有應用價值。陳光威知道這個要求後,毫不猶豫地決定馬上進行產能放大。當時,拓展纖維主要是對原絲裝備進行放大(第三次),目標是每年能生產出130 t 3K)原絲。

2007年初,在師昌緒先生的關心下,拓展纖維的 130噸原絲/50噸碳化/年生產線通過了驗收評審,這是中國第一條碳纖維工程化生產線。這條線在 2008 年底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當時,中航工業集團和空裝聯合召開了裝機評審大會。會議期間,師昌緒和陳光威兩位先生的臉上不時露出欣慰的笑容。

2012 6月,“國產碳纖維航空應用工程化”項目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那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部再次召開大型技術鑑定會,這次會議既充分總結了應用驗證經驗,又對國產碳纖維在航空領域的應用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這期間,拓展纖維獲得了“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項目,該實驗室下設立 5 個研發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別來自國內的科研院所,專家委員會主任則由師昌緒先生親自擔任。這個國家級平臺在光威碳纖維產業化一步步推進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研發模式更加高效,同時,對光威碳纖維的軍工應用驗證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自踏上軍用碳纖維生產這條路,陳光威一直奮鬥到他住院前的最後一刻。陳光威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參軍,現在,他家裏的牆上仍掛着一張他穿軍裝的照片,那是他當選預備役政委時所拍攝,所以穿着的其實是預備役人員的服裝,但他自己認爲這就是“參軍”了,而軍人就應該爲國家、爲國防貢獻力量。

2014 11 月,師昌緒先生去世。相隔不到3年,2017 4月,陳光威先生也去世了。在碳纖維研發和應用過程中,他們兩個人一個在戰略層面高瞻遠矚、公正公平,一個在戰術層面腳踏實地、堅持先行;公正公平能夠提供機會,堅持先行則時刻準備着把握機會,而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正所謂天道酬勤。

如今,拓展纖維生產的GQ3522碳纖維產品已經在中國航空航天軍工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這徹底扭轉了中國在這些領域所需的碳纖維材料“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中國在這些領域的“自我保障”能力大大提高。試想,如果沒有兩位先生這十幾年的努力,中國航空航天各型號生產也可能面臨像“中興事件”一樣的“被人卡脖子”的局面。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值此師昌緒先生百年華誕之際,我們深深地懷念他(圖 5),同時也懷念陳光威先生。他們不僅分別實現了各自的目標——把碳纖維搞上去和把碳纖維搞出來,而且已經把碳纖維廣泛地應用到國防軍工領域,並開創了碳纖維深度研發和廣泛應用的新局面。此外,他們還給後輩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例如,師先生提倡的現場取樣、公開評測的方式在材料研發項目管理上取得了廣泛採用;陳光威先生主張的“不等着、先幹起來”的理念,則對此後國家層面科研項目實行的“後補助”方式提供了依據。

圖 5  陳光威、李書鄉等與師昌緒先生合影

如今,中國現在正爲着實現“強軍夢”不懈奮鬥,而實現“碳纖維強國夢”是實現“強軍夢”的重要支撐,也是師昌緒先生晚年的夢想。雖然師昌緒先生和陳光威先生都已“駕鶴西去”,但我們這些繼續奮戰在國產碳纖維技術和裝備突破道路上的後輩們,仍要堅定地繼承先生的遺志,在經過了“打破封鎖、解決了國產碳纖維從無到有”的階段後,繼續爲把國產碳纖維從“可用”變爲“好用”、爲縮短國產碳纖維產業化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爲中國碳纖維行業屹立於世界發展之林而不懈奮鬥。    

本文作者:李書鄉,陳亮,盧釗鈞

作者簡介:李書鄉,威海光威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爲國產高性能碳纖維的關鍵技術及關鍵設備的研製

本文發表於《科技導報》2018 年第19 期,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 衛夏雯)

《科技導報》

中國科協學術會刊

聯繫電話:010-62194182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 即刻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