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全國廣場舞北京集中展演活動在北京工業大學奧林匹克體育館舉辦。信陽市羣衆藝術館潢川縣廣場舞隊作爲河南省唯一一支代表隊,代表河南省和1億河南人民參加了集中展演,演出《南山開滿紅牡丹》和《八月桂花遍地開》兩個節目,在全國人民面前展示了我省、我市羣衆文化精品薈萃的紅火成果,體現出老區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沐浴改革開放春風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本次展演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豐富羣衆性文化活動的重要舉措,是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羣衆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項目。展演薈萃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高鐵、民航和部分行業工人共39個團隊的優秀廣場舞,1581位廣場舞愛好者集聚一堂、切磋舞技。自7月開始,全國各縣、市、省逐級舉行展演,各省(區、市)在基層展演的基礎上,集中開展全省展演活動,凸顯地方特色,形成聲勢規模,遴選優秀廣場舞團隊參加全國集中展演。展演活動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緊扣團結、奮進、喜慶、祥和的基調,着力辦在基層、熱在基層,着力展現新時代、振奮精氣神。

此次赴京的廣場舞隊由來自市羣衆藝術館羣星藝術團和潢川縣廣場舞隊的佼佼者共同組成,共有演員44名,年齡最大的62歲,平均年齡近55歲,都是業餘的文藝愛好者,體現了羣衆性和參與性。隊員中有基層扶貧的先進模範,有各行各業的先進工作者,有農民有工人,有退休幹部也有在職職工,雖然來自各個方面,但大家都有着一個共同的愛好,都有一顆展示老區風采,爲河南人民爭光的決心。

此次參賽的廣場舞隊由來自市羣衆藝術館羣星藝術團和潢川縣廣場舞隊的佼佼者共同組成,共有演員44名,年齡最大的62歲,平均年齡近55歲,都是業餘的文藝愛好者,體現了羣衆性和參與性。隊員中有基層扶貧的先進模範,有各行各業的先進工作者,有農民有工人,有退休幹部也有在職職工,雖然來自各個方面,但大家都有着一個共同的愛好,都有一顆展示老區風采,爲河南人民爭光的決心。

在正式演出中的節目互動環節,潢川縣廣場舞隊62歲的王玉華大媽受到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李思思、任魯豫現場採訪,王大媽精神矍鑠、激情澎湃,講述了自己平凡而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精神追求,引起現場領導和觀衆強烈共鳴,掌聲陣陣,喝彩聲迭起。

這次參演的《南山開滿紅牡丹》《八月桂花遍地開》節奏歡快,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河南地方特色,《八月桂花遍地開》更是源自民歌之鄉信陽大別山區,它融合了《遊春》、《豐收歌》曲調,選送的這兩支樂曲將傳統的民歌加入時尚的元素,既有地域性又有時代性,內容積極向上,將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與羣衆文化活動充分融合,將新時代音樂創作成果與廣場舞排演有機結合,展現改革開放的喜人變化,反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經過刻苦的排練,廣場舞隊10月26日赴京即開始合排,27日至28日全天參加聯排和走臺。集中展演活動共三場,前兩場爲全國各省(區、市)優秀廣場舞集中展演,第三場爲全國廣場舞優秀作品集錦薈萃,分爲美好時代、全民健身、幸福小康、築夢中國四個板塊,將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主題貫穿始終,展現了新時代人民羣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展演緊扣團結、奮進、喜慶、祥和的基調,展示時代風采,築夢幸福中國。30日晚,《八月桂花遍地開》精彩上演,展示了豫南清新靚麗的風情和豐厚的文化積澱。31日晚,《南山開滿紅牡丹》精彩呈現,受到了各參賽隊和與會領導和觀衆的熱情鼓勵。在和中央臺人員及來自全國的廣場舞隊共處的幾天裏,大家互相學習,交流技藝,受益匪淺。正如王玉華老人代表參演隊員所說:“改革開放,讓老區改變了模樣,幸福的老區人民越跳越開心!廣場舞代表了歡樂、代表了幸福、代表了健康,我們回去要帶動更多的人蔘與廣場舞,舞出幸福!舞出精彩!”(信陽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