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光岡這個品牌還是顯得比較陌生,這家公司於1968年在日本成立,從誕生之日起,它就致力於高端和豪華領域,純手工製造和限量生產成爲它詮釋尊貴的籌碼,甚至部分人稱之爲“日本的勞斯萊斯”。近日,在國內某街頭就現身一臺白色的光崗大蛇(MITSUOKA),可是爲什麼很多人卻不認識它呢?

或許你已經注意到我把英文字母MITSUOKA放在前面而不是直接稱呼光岡,因爲從經銷商處獲得消息稱,“光岡”這個中文名字很有可能被官方拋棄,他們即將醞釀一個嶄新的名稱來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形象,從中也似乎可以看出該品牌已經着力向中國的上層階級發起進攻。

MITSUOKA(光岡)旗下的超級跑車OROCHI大蛇有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爲195萬和218萬,今天向大家展示的是後者——也就是採用3.5升機械增壓發動機的版本,在昂貴售價的背後,它的價值是否與價格相符呢?

有一點值得明確,光岡更像一個改裝廠商,將別人的底盤、發動機等重要的部件拿過來,通過自己對豪華的理解重新定義,大蛇也是這樣的一款產品。

蛇常常給人以兇狠險惡的感覺,汽車爲了突出性能或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設計師也往往以一些生猛的線條來表達,而如果這種兇險的動物情融入汽車上,那就誕生了MITSUOKA大蛇。對比上述的兩幅圖片,是否可以看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從大燈的造型到進氣格柵,再到W形狀的保險槓部分,在卡通圖畫的八歧大蛇上都能找到相似的地方,多看兩眼總是那麼令人毛骨戰慄,也可能是我對蛇有與生俱來的恐懼吧。

光岡也很注意細節上仿生學設計,仔細觀察會發現前燈組上有條細黑的線條,它儘可能將神話中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這就是大蛇的眼珠,這種點睛之筆往往也更能展現出內層次的神韻。平時似乎也很少能看到在玻璃燈罩上直接畫出一條線的設計。

大蛇的車身線條非常複雜,就像蛇彎彎曲曲的身材一樣,看慣了法拉利、蘭博基尼等比較“板”的造型,在看這款來自東方的超級跑車還別有番韻味。前245mm/後285mm的輪胎寬度沒的說,這是強大抓地力的保證,來自著名跑車本田NSX的底盤也將爲它帶來良好的操控基礎。輪轂的造型不算引人注目,關鍵是18寸的規格用在一款看起來體積還不小的車型上有點不夠衝擊力。

大蛇的尾部與車頭呼應,表現元素也與前臉基本相同,只是燈組的顏色變了。擾流板的造型比較特別,看上去就像展開的雙翼,令人印象深刻。總的來說,大蛇的外觀流暢度很不錯,扁平的車身也帶給人們十足的紮實感。同大多數超級跑車一樣,大蛇也採用了更有利於重量分配的中置發動機設計,根據價位不同,它共有兩種排量。

大蛇的動力系統來自豐田,就動力參數而言,3.3L普通版看起來並不那麼強勁,我也擔心它是否真正能夠做到像外表那樣兇猛;而3.5L機械增壓版擁有310馬力的最大功率和425牛米的最大扭矩,還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但是問題又來了,這款3.5L機械增壓版要比普通版貴了41萬!這個差價值得麼?反正我有點理解不了。

作爲純手工製造的品牌,光岡在用料上也捨得下成本,整個中控臺都爲真皮包裹,而這似乎又不是一層簡簡單單的蒙皮,而是與多數超級跑車一樣是很厚實的那種,再配合白色的手工縫線,看起來有一定的尊貴和豪華感。

大蛇的儀表在通電之前是全黑色的,心想在着車之後或許別有洞天,比如有彩色液晶屏幕之類的,事實上這僅是我的一廂情願而已,錶盤的造型實在太普通了,絲毫沒有科技感,某些元素還帶有些豐田風格。不過在整個儀表的佈局上還是多多少少有些仿生學的元素在裏面,我認爲是這樣的。

除了真皮包裹的中控臺面外,中控臺其餘的部分名沒有很特殊的地方。它的方向盤帶着明顯的豐田風格,不過看它厚實的樣子相信握起來會有着上佳的手感。中控臺也普通,在上面只有空調控制面板,音響系統還得需要單獨加裝。它不像很多同級別車型一樣有着很多調節車輛駕駛狀態的按鈕,我總覺得價格到這份兒上了,沒有任何讓人興奮的東西實在是有點遺憾。

從仿生學的角度來看,我認爲大蛇的造型是很成功的,它將日本神話故事中的八歧大蛇儘可能得轉化成機械語言,低矮扁平的身材也完全是一副超級跑車的樣子。相對而言,內飾除了大量的真皮包裹外我還真沒有找到什麼亮點,不誇張的說,從方向盤到儀表再到中控臺都與普通的平民車很相似,以至於我找不到在國內賣195萬起的理由。

即使是手工製作和限量生產,即使再豪華,對中國人來說,光岡缺乏號召力,這個陌生的品牌沒有豐厚的歷史沉澱和底蘊,國內上層人士未必買單。哪怕它下決心要打入中國市場,過高的售價也會阻礙它的發展,關鍵是表面上很難看出它能值那麼多價錢。除非是特殊的一部分高端人士,消費者真的會在意高成本的手工製造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