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上海將實現

  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及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運輸

  據統計,

  目前92%的居民支持垃圾分類,

  但是參與分類的卻並不多

  

  徐家彙景園小區的居民卻說,

  自打小區裏來了“小黃狗”,

  垃圾分類回收變得so easy!

  廢棄紙箱、飲料瓶還能變賣返現,

  趕緊去收集!

  “小黃狗”是什麼?

  垃圾分類怎樣才能變得容易呢?

  讓我們一起去徐家彙景園小區看一看!

  

  9月20日,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正式落戶徐家彙景園小區。它有黃色的外形、承載着6個箱體,還有個超萌的名字“小黃狗”。小黃狗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返現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智能回收” 新模式。

  

  小黃狗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臺機器來我們小區第一天,我就註冊使用了。投一個塑料瓶進去,手機上立刻有錢到賬、不僅操作便捷,而且服務也很貼心。”拎着紙盒子來扔垃圾的居民邊看手機邊指着眼前的這臺機器說到。

  

  這款長約5米、高近2米的“小黃狗”共設置了金屬回收、塑料回收、紡織品回收、紙類回收、玻璃回收等不同分類的回收箱。

  萌系“小黃狗”不僅外形大氣易識別操作起來更是快捷方便。用手機APP掃描機身屏幕上顯示的二維碼或者輸入手機號碼,即可打開箱門投遞垃圾,按照不同分類將物品投入回收箱,“小黃狗”的智能稱重功能將會及時計算該次投遞廢品重量和對應的環保金,居民在“小黃狗APP”上就可以收到現金返還,實現變廢爲寶。通過現金獎勵機制,“小黃狗”可以極大地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從源頭推進垃圾分類減量。

  

  ▲“小黃狗”app界面展示(點擊查看大圖)

  

  ▲“互聯網+回收”流程(點擊查看大圖)

  

  居民

  

  每人每天一個塑料瓶、一疊廢紙這樣投,“小黃狗”的“肚子”裝滿垃圾後會怎麼處理呢?

  “小黃狗”項目負責人表示,箱體滿載後,會發出信號到服務器後臺,回收人員會及時前來清運,不會出現垃圾堆積無人清理、影響居民生活的情況。

  

  ▲回收後的處置(點擊查看大圖)

  

  備受社區居民青睞

  “我們是全區第一家引進小黃狗設備的小區,自從9月20日我們投入這臺機器後,居民參與度、滿意度都很高。”徐家彙景園小區業委會主任說,“小區裏有幾位居民每天都要來參與分類,他們專門收集了家裏的紙箱子和空瓶子。”

  

  “‘小黃狗’幫我們把垃圾變廢爲寶,又保護環境。以後可以漸漸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很棒!”景園小區的不少居民說,大家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垃圾分類回收設備,不僅自己積極通過“小黃狗”參與垃圾分類,也讓家裏的孩子親自體驗,從小樹立垃圾分類意識。

  

  “我家孩子跟我說,以後喝完的飲料瓶要收集起來,等數量多了下去喂‘小黃狗’。”小區裏的一位媽媽笑着說。

  不少年輕居民也拎着飲料瓶前來投放,當飲料瓶投入指定桶內後,手機上立刻顯示到賬。“錢是小事,主要是環境變好了。我平時家中的快遞箱、飲料瓶可不少,以後要把這些都收集起來,數量足夠了就來喂‘小黃狗'。”

  截至11月12日,徐家彙景園“小黃狗”共投放時長52天,新增用戶數459人,投放訂單1546筆,投遞飲料瓶3587個,塑料、紙類、紡織物等其他回收物2.25噸

   “

  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我們對推進過程中的瓶頸與困難進行了瞭解,推廣垃圾要從源頭着手,首先要點燃居民垃圾分類的熱情,這需要靠多渠道激勵。

  我們通過前期宣傳動員、黨員帶頭示範等多途徑推廣垃圾分類,投入使用“小黃狗”等智能垃圾回收裝置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我們希望通過“小黃狗”的便捷機制,鼓勵大家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實現真正的垃圾分類回收。憑藉着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優勢,“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正逐步打開垃圾分類新模式,未來我們也將在各居民區進行推廣。

  ——康偉 徐家彙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供稿:徐家彙街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