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雙11”的剁手族們開始陸續接到快遞小哥的電話,翹首期盼的“寶貝”們終於要到手了!一大波快遞的到來,除了使各大快遞營業點被堆積成山之外,許多快遞代收點也是被快遞堆放地無處下腳。熱鬧的快遞催生出新的經濟點,超市、報刊亭、水果攤,甚至燒烤攤,都成了快遞收取的集散場。

超市、報刊亭、水果攤、燒烤攤動起來

近幾年,隨着網絡購物的快速發展,快遞代收業務可謂遍地開花。速遞易、豐巢等快遞櫃應運而生,意味着快遞行業開始步入自助時代,智能快遞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快遞“最後一公里”難題。然而,快遞櫃的普及率也不是百分之百,加之快遞櫃收費標準不統一等原因,導致“最後一公里”始終沒能完全得到解決。於是,很多超市、報刊亭,甚至水果攤、燒烤攤便開始做起了快遞代收的生意。近日,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很多小區附近的小超市、報刊亭、打印店、燒烤攤……都有快遞代收服務。

普遍接收快遞,收費卻沒個準兒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有的店會在門口張貼“代收快遞”的字樣,有的並沒有任何快遞代收的標識或提醒,然後無論是否有明顯的標識,大部分店都是接受快遞代收的。然而,這些店對於代收快遞的收費卻不盡相同。有的店按照一件1元來收費,無論快遞包裹的大小,都按照1元的標準進行收費。而有的店是小件1元錢,體積大的或者比較重的一件2元或者3元不等。“一般像這種小的是1塊錢,大一點的,比較重的就是2塊錢、3塊錢”雁灘交警大隊附近的家潤超市老闆拿起堆放在腳下的一件快遞說。但是當記者問到大小以及重量的具體標準時,老闆也含糊其辭,說不出個具體標準。

同樣代收,服務卻“因人而異”

如今,無論大的超市還是小的水果攤,幾乎都可以代收快遞,然而,當客戶的快遞被暫時存放到不同的代收點後,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樣。有的代收點“來者不拒”,只要存放就接收,久而久之,代收的快遞多了,便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快遞代收流程”。天慶花園小區門口的報刊亭就是這樣一家很“專業”的快遞代收點。“雙11”期間快遞較多,記者還未走到報刊亭,遠遠就看到堆積如山的快遞箱子,幾乎遮住了整個報刊亭。報刊亭本身面積就很小,快遞箱子多得放不下,一些大件快遞箱被整齊地堆放在報刊亭外面的空地上,而其它一些小的快遞盒子則整整齊齊地放置在報刊亭裏面,形成一道整齊的“快遞盒子牆”。記者看到,報亭老闆在收到的快遞盒上用黑色簽字筆寫上數字,然後又在本子上進行登記,原來,爲了快速找到顧客的快遞,老闆將所有快遞進行編碼登記,同時,大小件進行放置的時候就按照“大件放外面,小件放裏面”的原則提前歸置整齊,這樣一來,即便是“雙11”高峯期也不會出現混亂。老闆說:“平時都是我一個人看店,這兩天快遞比較多,老公和姑娘也過來幫忙,我負責編碼登記,姑娘負責接待顧客,老公負責歸置箱子,這樣就能快一點,讓人家少等些時候。”前來取快遞的人圍着報刊亭排隊等待取件,人雖然多了點,但是秩序一點沒亂!

因爲佔地方,很多代收點不收大件

然而,也有一部分快遞代收點表示不收大件快遞,原因是大件快遞太佔地方,自己的店還要放置自家店裏的貨物,騰不出多餘的空間。劉家灘安置小區門口的五金店裏,就堆放了一些快遞,店裏本身就有貨架、玻璃櫃,空出來的位置是供顧客行走的,老闆騰出一小塊空地堆放快遞。“小區裏面有快遞箱,一般只有快遞箱滿了的情況下才會放到我店裏,但是大的箱子我這邊不收,沒地兒放”老闆告訴記者。如果不湊巧遇到快遞箱滿了,快遞又很大的情況時,快遞怎麼收就成了問題。除了拒收大件,一些代收點僅僅只是將店裏一個角落進行“暫時出租”,來取件的顧客往往要自己在堆滿快遞箱的角落中自己尋找快遞,找到後進行付款,至於拿走的快遞是否是本人的,老闆也只是隨便問一下手機號看是否能對得上快遞箱上的電話號碼。

收費卻不擔責成了“普遍行情”

這麼多的快遞代收點,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收費的,然而收費之後卻沒有人願意擔責。一旦快遞被放置在某個代收點丟失,要對此進行負責的還是快遞小哥們。圓通速遞快遞員王仙治告訴記者,一般顧客讓放到超市的話,我們都會叮囑一句記得去取,但是丟件的情況還是會有,最怕過了好久纔打電話來說找不到快遞的情況,最後還是得我們來賠償,超市不管的。” 對於快遞丟失的情況,大多數代收店家都表示,這種情況很少出現。“一般不會丟,就是有時候快遞員放錯了地方,回頭顧客來找不見快遞,這種情況就得他們自己跟快遞員聯繫了。”位於飛雁街的常通商行老闆告訴記者。雖說代收個快遞也就收了幾塊錢,但是既然收費了就應該負相應的責任,否則一旦出現快遞丟失的情況,顧客該去找誰呢?(蘭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金露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