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平方米的大廳裏擺放着10多張德州撲克桌,每桌能坐9名玩家,在這些玩家中間,穿着制服,戴着耳麥的發牌員正熟練地把一張張撲克飛到每個人的手中。

7月12日晚,記者見到劉宏偉時,他正在辦公室聽運營人員彙報比賽進行情況。在北京,絕大多數德州撲克俱樂部以每天開辦MTT比賽爲生,這種淘汰賽機制的比賽入場需要繳納100到200元不等的報名費,玩家打光手中的籌碼即離場,最終選出剩下的幾人。如果拿到前幾名名次,可以獲得價值幾千元的更大型比賽的門票和會員卡積分。

劉宏偉說,開辦德州撲克俱樂部有一定的風險,“房租太高,加上僱用的幾十名員工和他們每個月四五千的工資,以及水電、消耗品和一些服務費用,一天的成本在一兩萬元左右。”

據其介紹,目前,國內大部分德州撲克俱樂部註冊的公司類型都是文化傳播公司。

“實際上,德州撲克玩家每天來打比賽的門票有很大一部分都在獎勵上回饋給他們了,剩下的部分支付了場地費用和員工工資,現在俱樂部盈利靠的主要是廣告。”劉宏偉說。

“每一位來打撲克的玩家都是我們的會員,目前我們一共有一萬名會員,這些人中高端人士的比例很高,一些奢飾品以及金融機構想做推廣,找我們最直接,所以這成爲了我們的盈利點。”劉宏偉說。

第一次來德州撲克俱樂部打牌的人需要登記身份證和手機號碼成爲“會員”,俱樂部可以通過公衆號等方式定期向這些會員推送廣告。同時俱樂部可以在其內景,比如記分牌上打廣告,或者俱樂部內只向會員提供贊助商品牌的物品。

“在中國,辦德州撲克俱樂部是不允許抽水的。”在北京開德撲俱樂部的張威說,“事實上就算允許抽水,許多俱樂部也活不了。因爲抽水一般抽的是盈利的5%到10%,而線下德州撲克俱樂部作爲開門生意,沒有30%的毛利潤是活不下來的,就算抽水也會虧損,這一點上積分制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你花多少錢都是俱樂部的。”

劉宏偉表示,一般正規的俱樂部平均每個月的盈利在20萬元到30萬元左右,一般冬天特別是春節的時候屬於旺季。“有個別非正規俱樂部會從中抽水,一天就可以獲得15萬元的收入,這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許的。”

張威表示,積分制也並非所有俱樂部都能採用。“如果俱樂部沒有知名度,消費者不會認可你的積分,這就需要靠辦大賽來提高俱樂部的知名度,使你的積分值錢。”

7月13日下午3點,新京報記者以普通玩家身份去了另一家德州撲克俱樂部,在繳納了110元辦會員卡並交納了“報名費”後,服務人員將記者領到了一張桌上,進行當日的MTT比賽。

撲克桌旁邊,一個顯眼的大屏幕顯示,當日的MTT比賽玩家人數有80人,前5名玩家可以獲得一張價值5000元的德州撲克錦標賽門票,前10名玩家可以獲得遊戲積分。

“所有正規的德州撲克俱樂部都是積分制的。”該德州撲克俱樂部的前臺服務員說,“你的積分可以下次來的時候再使用,積分嚴禁買賣。”

當日,新京報記者在這場MTT比賽中堅持了3個小時,在此期間有2個人輸光籌碼出局,3個人則在輸光籌碼後數次選擇呼叫服務員“再買一手”。據服務員介紹,在當晚7點之前,參賽選手是可以選擇再次買入的,7點之後則不允許買入,“這是爲了比賽能夠按時完成。”記者估算,在這3個小時裏這一桌的門票收入超過2000元。

未完待續

關注《期贏家》微頭條,天天早間送福利!!!

期贏家

羅賓漢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免費申請《內部家人服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