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总是与哲学的深邃形影不离,这便是后来尼采所说的在日神与酒神之间的纠结与抗争。德意志人寻求客观、冷静、沉思的古典情怀,却也始终无法摆脱哥特式的诚挚、激情的梦魇。正如赫尔德所说的那样,艺术是诗,更是美。

  而事实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史学的观念和方法,在海外中国艺术史的学术史中也占据重要位置,相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线性透视和解剖学为基础的视觉再现模式而言,北方的表现性的视觉表达方式更加契合于中国的视觉艺术传统。

  为何学中国艺术,要了解北方文艺复兴?

  表现主义及其前世今生

  表现主义不仅仅是德国的一个前卫艺术运动,也是19 世纪晚期和20 世纪初期德语国家艺术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术现象,其中涉及现代艺术变革所引发的对往昔艺术和艺术史的重新发现和构建。前卫艺术的创作观念和形态的巨变,对艺术史家也提出了挑战。新的艺术需要寻找自己的历史轨迹,前卫艺术家们期盼艺术史学者能在艺术史上为表现主义正名。在这样一种视野之下,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德语国家的艺术史学者和批评家,诸如李格尔、沃林格、沃尔夫林、德沃夏克、泽德迈尔、福格、迈耶· 格拉菲等,[1]都可归入这个时期的表现主义艺术史家的行列。他们共同塑造了一种表现主义的艺术史学,借用德沃夏克的说法,这种表现的艺术史就是“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Kunstgeschichte alsGestesgeschichte),或者是“作为观念史的艺术史”。

  表现主义的艺术史有着自己的前世今生。在德意志地区的历史主义思想传统中,艺术史构成了一个重要篇章,风格与形式问题被视为与人类感觉知识的创造和表达相关,是文化史的隐喻,也蕴含了“感觉教育”、“教养”、个体自由主义以及批判的观念,这种思想方式本身就是表现主义的。20 世纪30 年代以后,德语国家的艺术史家为躲避纳粹迫害而移居英美,艺术史研究中心也转移到美国,这期间表现主义的艺术史学经历各种洗练和重塑,但并没有因此而中断。

  

  弗莱芒大师的《梅洛德祭坛画》

  在美国,现代艺术中的形式主义和表现主义,与经验与实证科学观念的结合,形成一种对艺术作为改造生活的力量的认识,一种对艺术史的普遍美育和视觉人文主义价值的认识。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新艺术史的崛起使得表现主义的艺术史研究,特别是维也纳学派的艺术史学研究得到重新评估;而在当下世界艺术史或全球艺术史的语境下,新生代的表现主义艺术史研究是以其非编年的风格共时性及其相关的空间地理观念,成为书写全球艺术史的一股重要力量。应该说,二战后,被遮蔽的表现主义的艺术史学,在经历一系列转型和变革之后,仍旧保持着思想活力。而事实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史学的观念和方法,在海外中国艺术史的学术史中也占据重要位置,相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线性透视和解剖学为基础的视觉再现模式而言,北方的表现性的视觉表达方式更加契合于中国的视觉艺术传统。当然,这是另外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了。

  视觉的人文主义

  理想的人类社会,应是一个拥有美的文化的社会。把艺术视为一种普遍意义的人的自由生命的创造活动,为艺术在启蒙时代之后的现代社会确立了一个新的位置。在社会的控制性力量日渐强悍的现实条件下,艺术包含的对个体自由创造的价值和有机生命活力的整体性的承诺,成了工具理性施虐社会中,保持人性温度的力量,艺术也成为一种从现代性的铁律中解放出来的途径,乃至一种重新塑造文明的力量。而艺术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意志地区的不同于法国启蒙理性的“精神科学”或“文化(历史)科学”的学术思想传统,多多少少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地对德意志“文化民族”世界的想象。事实上,艺术是从人类艺术创造活动的自足和自律,及其人文历史内涵两个方面,来确认现代社会中艺术的永恒和普遍的价值,结合点在于艺术史学者对艺术协调感性和理性、保持个体生命存在的整体性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他们个人对艺术作品本身,特别是古典艺术作品的爱好和热忱。

  温克尔曼以来,德意志地区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史学者,投身于造型艺术研究,把古代希腊艺术视为既是德意志民族的,也是全人类艺术的至高典范,这被后来学者称为“希腊对德国的统治”[5]。这种对古代希腊的巨大热情,其来源一方面是向往真理的激情和陶醉;另一方面又是现实的诉求。诗意总是与哲学的深邃形影不离,真理往往比美更加重要,这是后来尼采所说的在日神与酒神之间的纠结与抗争。德意志人寻求客观、冷静、沉思的古典情怀,却也始终无法摆脱哥特式的诚挚、激情的梦魇,这种关乎德意志艺术与文化的二元的思想张力,在近代艺术史学的思想发展进程中反映出来。艺术史家因此也是现代性批判的先驱者,他们在造型和美学的世界里,而不是在传统的语言和文字当中,为走向支离破碎的现代文化找到了救赎力量;用赫尔德的话说,就是“德意志人的天地是美,而不是诗”[6],这种对感知力量的渴求,持续保持和强化了自由的想象、情感的表达和对内在精神价值的认识,以及一种对德意志中世纪民间艺术的纯朴、自然和通俗趣味的向往。

  

  凡·艾克兄弟,《羔羊的礼拜》

  这种现代性批判的冲动,是在19 世纪晚期、20 世纪初期德语国家的表现的“艺术科学”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学派的学者那里达到了高潮。当然,我们也不能无视这种特定的德语艺术史思想传统在当时与甚嚣尘上的日耳曼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联系。事实上,二战以来,在英语世界,德语国家的艺术史学传统,既是艺术史学科的文化与学术价值取向的话题,也具有社会政治指向,这个传统是在持续的发掘、译介、梳理和研究中被不断塑造和更新的。早期移民艺术史家致力于确立艺术史学科的作为人文科学的属性,启蒙理性的价值内核以及古典学术的根基;20 世纪70、80 年代,新艺术史崛起,图像研究启端,以及当代艺术创作的观念、媒介、传播和社会体制所发生诸种变革,使得一些学者开始转向对传统的现代性的批判资源和价值进行发掘和重新阐释,英语世界的德语艺术史学传统的镜像,就此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正如序言中所述,这种变化既涉及对个别艺术史家学术思想的重新认识和评估,比如沃尔夫林著作新译本的推出,对泽德迈尔“艺术科学”和“结构分析”理论与思想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展开的争论等,同时也包含了诸多整体性认识的改变,并不断酝酿出新观点和解读线索。而归根结底,这种英语世界对德语艺术史学传统的接纳和重塑,是与二战后新的西方现代艺术史话语系统的建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狂欢节与斋戒节的搏斗》

  所以,对英语镜像中的德语艺术史学传统的探索、梳理和研究,实际是指向当下英语世界的西方现代艺术史学史的。确实,从德语为母语的艺术史,转变为趋于全球化的英语的艺术史,期间对德语艺术史学传统的诸多洗练、遮蔽和重塑,构成了西方现代艺术史学史的一个重要的篇章,颇值得玩味。当然,本书并不企望如此宏大的目标,而只是借助几个有限的支点,尝试粗略勾勒这一英语镜像中的德语艺术史学的某个特定方面,即“表现的艺术史”的沉浮与显隐,以及它的批判与人文的触角。

  笔者想到了国内学界对西方艺术史学传统经典的移译和评述,这些当然也主要依据各种英语译本和学术话语流派,在艺术史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这样做的优势显而易见,却也要避免就此认定自己就是在还原德语艺术史的本相,并忽略英语世界的艺术史学史话语本身所经历的复杂变化。在笔者看来,德语艺术史学的传统,尽管一直存在着诸如古典与哥特、启蒙与浪漫、情感与理智、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以及地中海地区的拉丁世界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日耳曼文化的争论,其勃兴和式微是不能脱离德意志民族国家在建设过程中的“文化民族”意识的觉醒的。

  对艺术本身问题的关注

  在各方面研究条件和自身能力都有局限的情况下,去尝试撰写这样一本关于欧美艺术史的学术史的专门著作,是有些勉为其难的,更可能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相形之下,老老实实地翻译欧美艺术史学大家的经典论著和文章,会更加可靠,也更有实效。只是笔者也一直在想,除了各种艺术史学经典的译介及相关的编年大事的介绍之外,是否也可以在艺术史学史的学习和研究中,保持一种对艺术本身的问题的关注,毕竟艺术史的学术史也是不能脱离对具体艺术问题的观照的。而作为一位艺术史学者,如果在艺术上没有自己的定见,那么,其头脑就容易成为各式各样经典艺术史方法论的跑马场。况且,到底哪些是经典,哪些不算,也会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即便就这本书所探究的表现主义的艺术史学而言,其间的人文和批判触角,及其学术思想背景、脉络和领域是如此丰富、复杂和广博,这本书只能是笔者个人就其所做的有限调查、译介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不免有一些左支右绌和捉襟见肘。即便如此,笔者也还是期望读者由此而能对欧美现代艺术史学发展和演变进程中牵涉的艺术问题、艺术价值的取向,以及艺术史学方法论与特定时期的艺术创作思潮之间的复杂联系有所体认。笔者始终认为,这些问题是不该被忽略的。

  (文章摘自张坚:《另类叙事:西方现代艺术史学中的表现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艺术是诗,更是美。

  直指西方艺术史学研究薄弱环节,反思、重塑长久以来西方艺术史学中被遮蔽的表现主义传统。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研究古典艺术的深厚功底和现代艺术史的崭新视野,反思和挖掘长久以来西方艺术史学中被忽视的一种另类叙事——表现主义的故事。

  作者强调“艺术是诗,更是美”,系统梳理一种不同于再现和体制化古典主义的艺术史学传统,从而强调“视觉”人文主义的发展线索。该书尝试在当下的学术语境和现实关切之下,直指西方艺术史学史研究和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洗练和重塑这段被遮蔽的历史,确认其在图像和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人文主义和知识批判的价值与意义,评析深入,视角独特,资料丰富。

  作者简介

  张坚,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2013-2014年度)。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美术史和史学史,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主要著作包括《视觉形式的生命》《西方现代美术史》等;译著有沃林格《哥特形式论》、康拉德·费德勒《论视觉艺术作品的判断》,以及沃尔夫林《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等;主编“大师·美术”丛书(15种)和《艺术:生活或观念——交互视野下的中国和美国现代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点击左下角“”,直接购买此书!

  北大博雅好书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北大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