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之後,醫生會建議媽媽不要給寶寶喂水,因爲新生兒身體所需的水分是可以從母乳或者奶粉中獲取的,但是寶寶如果喝奶粉的話,有的媽媽擔心寶寶上火會給寶寶喂少量的水。一般六個月之後,寶寶就可以喝水了,但是該不該給寶寶喝水,每次喝多少,這個就要依據具體情況決定,如果寶寶有以下幾種身體狀況,說明媽媽該給寶寶補充水分了,不然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的。

尿液顏色深

媽媽每天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寶寶尿液的顏色,如果尿液顏色是黃色的話說明寶寶缺水了,媽媽就要給寶寶喂水了。還有的寶寶每天小便次數少,也是缺水的表現。雖然寶寶尿溼的次數少,媽媽可以少給寶寶換尿不溼,但是寶寶缺水是更嚴重的後果。媽媽如果覺得換尿不溼麻煩,可以給寶寶選擇一些好穿脫的尿不溼,如果是腿圍加寬的設計不會讓寶寶有緊勒感,也不怕寶寶動的時候側漏。

嘴脣乾燥

寶寶的皮膚一般比較水嫩,嘴脣也是紅潤的,如果媽媽發現寶寶的嘴上乾燥起皮就說明寶寶缺水了。尤其是秋冬天氣比較幹,人很容易缺水的,如果寶寶的嘴脣乾燥不舒服也會影響他喫東西,他胃口不好會影響發育的,所以媽媽要注意給寶寶補水。

情緒煩躁

寶寶如果口渴的話情緒也會很不好很容易哭鬧,因爲寶寶還不會說話,身體不舒服了只能靠情緒和肢體語言表現出來。如果寶寶平常很乖,突然開始情緒煩躁但是身體沒有別的不舒服的情況,可能就是寶寶缺水了,媽媽試着給寶寶喂一些水,可能寶寶喝過水之後就變得很乖了,媽媽在和寶寶相處中要了解寶寶的情緒變化。

精神不佳

媽媽要仔細觀察,如果寶寶不是在睡眠時間,雙眼老是處於半睜的狀態,你跟他玩的時候他卻沒有什麼反應,或者反應很慢,就說明寶寶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寶寶的精神狀態不好可能也是缺水了,缺水會讓寶寶身體感到不舒服,喫東西沒有胃口,也會提不起精神。媽媽給寶寶喂點水,說不定他胃口就會變好,精神也會好的。

寶寶的身體每天都會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如果日常的食物無法滿足,寶寶就會缺水,媽媽要根據寶寶的情況適當給他補充水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