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和教學,最讓人遺憾的事情,就是雖然一直都在,但是卻沒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學習是一件什麼事情。對於學習,最了不起的發現,就是在今天,通過一大批學習心理專家的研究和一大批學習技巧的廣泛實踐,學習這個看起來普通但是卻令人困惑的事情,已經被揭開了它神祕的面紗。

雖然教育早就存在,學習也早就存在,並且被所有人所熟悉。但是這不意味着,我們就明白了學習是怎麼一回事情。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自古就有,但是隻有到了近代科學的誕生,我們才明白這是地球自轉的效應。熟悉的東西,不一定意味着我們就明白。

關於運動學的研究,花了一千多年的時間,從亞里士多德到牛頓,我們才建立起了整個力學經典體系。越是經驗豐富的,越是看起來熟悉的,理解其本質反而可能會更困難。學習也是如此,我們從小就學習,所以我們自然而然的就認爲自己對學習很熟悉。很可惜,你實際上熟悉的是你自己的學習,而不是學習本身。對於學習,實際上你並不明白。

對於學習,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甚至許多老師,實際上都是不清楚的。在當下的環境下,尤其是應試教育的推動,更是導致對於學習本性的蔑視。沒有多少人認真的想一想學習是什麼,也不想了解這方面的科學結論。結果很多的時候就成了瞎忙活,不按照規律做事,自然做不成事情。教師不理解學習的過程,教書就缺少內涵,實際上是照本宣科。學生不理解學習的道理,學習就很難出來成績,實際上死記硬背。家長不理解學習,就會胡亂的給自己的孩子出餿主意,天天瞎叫喚。學校的領導不理解學習,自然只能把希望放到應試的模式上,把機械訓練看成法寶。

這個事情很有意思。對於學習本性的發現,是過去三十年間最了不起的心理學成就,很多國家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並且根據這種規律開展了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在中國,什麼都沒有發生。應試教育越來越嚴重,素質教育成了教育部的獨角戲。

尤其是老師,很多人都是把學習理解成了往杯子裏倒水。如果學生沒有學好,就是反覆的講。如果孩子沒有學好,就把孩子往輔導班一送,反覆的學。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就是講課、練習、聽課、刷題。

在應試模式下,因爲不理解學習,能學好的是少數,學好的也是在不經意間找到了學習的奧祕,這個和聰明其實沒什麼關係,就是運氣好。於是大部分人都學不好,反而成爲了鐵的結論,於是老師也忙活,學生也忙活,家長也忙活,這有意義麼?

作爲一個老師,如果你自己都沒有學好,不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也不願意瞭解學習的規律,那麼你憑什麼教書呢?你能教好書麼?你教的又是什麼書呢?這是中國教育落後的本質原因。很多人都噴教育,師生關係都變得緊張,素質教育無法實現,說穿了不就是因爲都走在了岔路上了麼?緣木求魚,本末倒置,怎麼可能會有好的結果呢?

讓不懂病的人看病,可能都會覺得有問題。但是讓不懂學習的人來教書,這難道就正常麼?

推動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未來10年的主題,唯一的目標,就是讓教師理解學習的本性,讓教師明白如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如果我們沒有實現這個目的,所謂的高質量的教育,就是紙上談兵罷了,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